精選典藏Highlights
鄭成功
方昭然.待考.160.5x130.2 cm 類別:油畫
-
作品簡介
作品名稱 鄭成功藝術家 方昭然 (生卒年)創作年代 待考類別 油畫媒材技法 油彩、畫布尺寸 160.5x130.2 cm入藏年度 2014入藏方式 移撥作品賞析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年輕時來日,流寓至平戶,並娶當地人士田川氏之女。兩人之間生下鄭成功,據說其生辰為寬永元年七月二十三日。鄭成功幼名福松、或森,字大木。父鄭芝龍自慶長至元和年間,長期住在平戶。當活躍於南支、台灣海上的支那人甲比丹李旦死後,鄭芝龍成為台灣海峽的霸者,寬永三、四年已是任誰也無法看輕的一大勢力。他掌管了多數的商船,光是其間所獲得的稅金,就直逼王侯之富,可說是威勢震及八閩。明末國運衰微,已無法無視鄭芝龍的存在,因此寬永五年任命其為明朝海將。之後,鄭成功被父親接走,送往支那。二十三歲時,獲得明唐王(隆武帝)賜姓朱,並改名為成功,世人因此經常稱他為國姓爺,而鄭成功自己也變得會使用此稱號。但是當時往來台灣方面的西洋人卻產生誤解,記載其名為Coxinja,Coxinga,Koxinga等。甚至到了鄭成功死後,仍誤將此稱號當作鄭成功一家的姓氏,並使用於其子孫。鄭成功對於父親芝龍在唐王歿後,居然降服仇敵清朝一事,感到可恥。因此憤而舉兵,決心伺機挽回明朝頹勢,並占領廈門、金門二島。他同時向永明王(永歷帝)上表歸降,受封為延平郡王。永歷十二年他決意整軍進攻南京,但最終未能成功,只好退回廈門、金門二島,據此為地。後來他之所以考慮將據點移往台灣,不單單是因為有一名住在台灣、受到荷蘭人管轄的支那人,對他提出如此建議,同時也是因為他對廈門、金門的根據地感到不安。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鄭成功佔領熱蘭遮城,趕走了荷蘭人,同年六月二十三日(寬文二年5月8日)於熱蘭遮城死去,享年三十九歲。作品〈鄭成功〉描繪的是站在熱蘭遮城上的鄭成功。 文章引用:美術家傳記叢書-歷史. 榮光. 名作系列《小早川篤四郎》廖瑾瑗著,廖瑾瑗翻譯《台灣歷史畫帖》之日文圖說,2012年4月。 畫作源自1935年日治時期的台灣,為慶祝日本始政40週年紀念,當時臺灣總督府在「始政40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籌備工作中,委託日人小早川篤四郎繪製臺灣歷史畫,預定陳列於臺灣歷史館中,用以宣揚臺灣歷史與文化特色。根據《臺灣歷史畫帖》所記載此批畫作共有22幅,皆為百號油畫,其中有關日本題材的作品後來被銷毀,現僅存9幅,係103年由鄭成功文物館移撥予臺南市美術館之典藏品,作品包括:<通事吳鳳>、<鄭成功和荷蘭軍的海戰>、<鄭成功和荷蘭軍的議和談判>、<鄭成功>、<古代的臺南>、<漢人(支那人)的產業開拓>、<最後的離別>、<熱蘭遮城晨景圖>、<夕照的普羅民遮城>。 這些畫作早期曾展示於臺南赤崁樓,當時展區屋頂老舊漏水,導致畫布受潮變形,顏料嚴重脫膠粉碎剝落。因臺灣早期甚無修復觀念,<鄭成功>原作已遺失,為小早川篤四郎所繪,現藏畫作為方昭然以新畫布重新仿繪之作,2000年時臺南市政府民政局曾委託修復師進行簡易修復,2016年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再度委請專家評估,為考量畫作歷史意義的保存價值及畫作結構安全等問題,已將這9件歷史畫作進行完整之狀況檢測以及還原修護處理。關於創作者 - 方昭然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年輕時來日,流寓至平戶,並娶當地人士田川氏之女。兩人之間生下鄭成功,據說其生辰為寬永元年七月二十三日。鄭成功幼名福松、或森,字大木。父鄭芝龍自慶長至元和年間,長期住在平戶。當活躍於南支、台灣海上的支那人甲比丹李旦死後,鄭芝龍成為台灣海峽的霸者,寬永三、四年已是任誰也無法看輕的一大勢力。他掌管了多數的商船,光是其間所獲得的稅金,就直逼王侯之富,可說是威勢震及八閩。明末國運衰微,已無法無視鄭芝龍的存在,因此寬永五年任命其為明朝海將。之後,鄭成功被父親接走,送往支那。二十三歲時,獲得明唐王(隆武帝)賜姓朱,並改名為成功,世人因此經常稱他為國姓爺,而鄭成功自己也變得會使用此稱號。但是當時往來台灣方面的西洋人卻產生誤解,記載其名為Coxinja,Coxinga,Koxinga等。甚至到了鄭成功死後,仍誤將此稱號當作鄭成功一家的姓氏,並使用於其子孫。鄭成功對於父親芝龍在唐王歿後,居然降服仇敵清朝一事,感到可恥。因此憤而舉兵,決心伺機挽回明朝頹勢,並占領廈門、金門二島。他同時向永明王(永歷帝)上表歸降,受封為延平郡王。永歷十二年他決意整軍進攻南京,但最終未能成功,只好退回廈門、金門二島,據此為地。後來他之所以考慮將據點移往台灣,不單單是因為有一名住在台灣、受到荷蘭人管轄的支那人,對他提出如此建議,同時也是因為他對廈門、金門的根據地感到不安。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鄭成功佔領熱蘭遮城,趕走了荷蘭人,同年六月二十三日(寬文二年5月8日)於熱蘭遮城死去,享年三十九歲。作品〈鄭成功〉描繪的是站在熱蘭遮城上的鄭成功。 文章引用:美術家傳記叢書-歷史. 榮光. 名作系列《小早川篤四郎》廖瑾瑗著,廖瑾瑗翻譯《台灣歷史畫帖》之日文圖說,2012年4月。 畫作源自1935年日治時期的台灣,為慶祝日本始政40週年紀念,當時臺灣總督府在「始政40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籌備工作中,委託日人小早川篤四郎繪製臺灣歷史畫,預定陳列於臺灣歷史館中,用以宣揚臺灣歷史與文化特色。根據《臺灣歷史畫帖》所記載此批畫作共有22幅,皆為百號油畫,其中有關日本題材的作品後來被銷毀,現僅存9幅,係103年由鄭成功文物館移撥予臺南市美術館之典藏品,作品包括:<通事吳鳳>、<鄭成功和荷蘭軍的海戰>、<鄭成功和荷蘭軍的議和談判>、<鄭成功>、<古代的臺南>、<漢人(支那人)的產業開拓>、<最後的離別>、<熱蘭遮城晨景圖>、<夕照的普羅民遮城>。 這些畫作早期曾展示於臺南赤崁樓,當時展區屋頂老舊漏水,導致畫布受潮變形,顏料嚴重脫膠粉碎剝落。因臺灣早期甚無修復觀念,<鄭成功>原作已遺失,為小早川篤四郎所繪,現藏畫作為方昭然以新畫布重新仿繪之作,2000年時臺南市政府民政局曾委託修復師進行簡易修復,2016年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再度委請專家評估,為考量畫作歷史意義的保存價值及畫作結構安全等問題,已將這9件歷史畫作進行完整之狀況檢測以及還原修護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