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活動Past Events

「藝術與建築的織繪—2021學術研討會」

藝術與建築的織繪–2021學術研討會主視覺海報
藝術與建築的織繪–2021學術研討會主視覺海報

名稱 「藝術與建築的織繪—2021學術研討會」

類型 活動 類型檢索

時間 2021/08/27 18:00 ~ 2021/10/09 23:59 時間檢索

地點 2館2樓跨域展演廳 地點檢索

  • 藝術與建築的織繪–2021學術研討會

    The Crossover of Art and Architecture 2021 Conference

    會議時間:2021/10/09(六)  9:00-17:10

    會議地點:本館2館跨域展演廳 

     

    計畫緣起

    臺南經歷荷蘭、明鄭、清朝、日治及國府來臺各階段,豐富的文化積累,被譽為台灣的「文化古都」。而臺南市美術館於2019年開館,代表臺南又多了一項珍貴的文化資產,象徵這座古城銜接21世紀的當代藝術。

    臺南市美術館1 館主體建築原為臺南市警察署,於 1931 年落成,當時係由臺南州土木課營繕係設計監督、臺南州技師梅澤捨次郎設計,為裝飾藝術式樣 (Art Deco) 風格建築。1998 年被指定為臺南市市定古蹟,是國內仍保存的警察署建築之一。而原為公十一公園的二館,百年前曾經是做為臺南博物館舊址,保存陳列日本親王相關遺跡、古器物與藝術品,可謂台灣第一座公共博物館,然而隨著時代漸進與社會都城開發,博物館所在地一度成為神社、忠烈祠、體育館等具不同功能的場域,最終由普立茲克獎日本建築大師坂茂操刀設計臺南市美術館2館,由許多不同尺寸的白盒子,以各種角度交錯堆成半戶外的開放空間,創造出更多休閒活動場所,也以臺南代表花卉鳳凰花轉化成五角形碎形屋頂,構築出具有臺南風情的建築體。

    為提供臺灣建築設計、人文藝術、歷史文化等相關科系學者與學生,啟動地方知識文化創生的平台,激發未來臺灣美術館建築的研究能量,於今年10月辦理本研討會。

     

    主題說明

    建築為日常的一環,跟所有人都息息相關。在知名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的眼中,建築(Architecture)與建物(Building)可是有著不同層次的定義。他在1849年出版的書《建築的七盞明燈》(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1]中提出建築是藝術,建物則是工程這個概念。建築師如何注入理念將「建物」提升到「建築」並不犧牲其功能性呢? 城市中林立的博物館、美術館建築,可為人們帶來什麼新生活體驗?

    漢寶德[2]提到博物館的社會功能與形象在人民的心中已開始轉變,從原本以歷史文物為中心,尊貴的博物館到現在藝術文化為主流的藝術博物館,連建築本身也是藝術的一環。Milojkovic與Nikolic[3]也提出如何結合建築師的設計概念與博物館人的空間運用,達到建築的最大功效,是近期一再被討論的議題。舊建築再利用能夠實現現代整合修復的典範,達到都市永續發展。Larry Shiner[4] 指出大眾已對古典美術館建築不抱任何爭議,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其實博物館建築到底是為作品而蓋的還是建築是用來填裝作品用的爭議早就存在。然而,跟著博物館的經營模式改變,建築也尾隨的改變了,1977年所開幕的龐畢度中心不只是收藏展示,還包含活動展演、教育推廣、對話交流等生活城市文化,已成為多功能的藝文場所。博物館建築的使命,是藝術與歷史的堡壘還是城市的象徵與對外的宣傳?

    本研討會主題探討博物館、藝術博物館的建築所接連帶動的歷史文化與都市對話、舊建築的意義與翻新的活化、地方認同與文化政策、博物館建築設計理念與功能使用的平衡。

     

    [1] John Ruskin, 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 (Boston: Dana Estes & Company,2011), 15-16, accessed February 5, 2021, undefined

    [2] 漢寶德,〈漫談博物館建築〉,《博物館簡訊》,56期(2011六月),頁6。

    [3] Aleksandar Milojkovic and Marko Nikolic, “Museum architecture and conversion: From paradigm to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nti-museum,” Facta universitatis - series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10-1 (2012): 69-83, accessed January 13, 2021, DOI: 10.2298/FUACE1201069M.

    [4] Larry Shiner, “Architecture vs. Art: The Aesthetics of Art Museum Design,”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5 (2007), accessed January 13, 2021, undefined

     

    議程表:藝術與建築的織繪2021學術研討會議程1007.pdf

     

    收費方式:免費報名參加,額滿為止。

    *當日並有與本論壇主題相關之《南美館學刊》第二期出刊,歡迎購閱。

     

    說明:報名前100人正取,其餘依序備取。

    *疫情期間,本館可能斟酌情形控管報名人數。

     

    當日研討會將同步採線上直播,歡迎大家踴躍聆聽

    臉書直播連結:https://pse.is/3pmsct

     youtube直播連結:http://yt1.piee.pw/3pyua8

     

     報名網址如下

    https://forms.gle/ZETbE5y5Ahf4KHTHA

     

    本活動報名若有疑問請洽:06-2218881 #2102 謝先生

    Email: a0975278783@tnam.museum

     

    指導單位:臺南市政府

    主辦單位:臺南市美術館

  • 專題演講者

    傅朝卿

    回到過去與邁向未來–臺南市美術館與城市建築生命史

     

    論文發表者

    鄧佳鈴–可適性再利用的實踐:以國立歷史博物館閉館整建為例

    殷寶寧–博物館建築、城市空間經驗與市民生活想像:臺南市美術館經驗初探

    李思薇–典藏建築 台灣博物館系統的博物館性

    林芊秀–新建博物館典藏庫房的想像與挑戰:從原國防管理學院園區變更都市計畫談起

    顏威龍–中介空間的模式語彙之研究-以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與臺南市美術館2館為例

    楊凱–臺灣在地符號書寫之博物館設計探討-以羅東文化工場、壯圍沙丘展覽館、毓繡美術館及黑面琵鷺展示館為例

    洪煒茜–市定古蹟「清代機器局遺構」東側圍牆空間歷史演變轉折與再現

    林欣薇–液態社會中博物館內外之所繫-作為「地方」與「非地方」之思

    蔡侑樺–戰後現代主義歷史建築修繕經驗-以原臺灣省立成功大學總圖書館為例

    施承毅–博物館空間的生成:從設計者與使用者的空間敘事觀點

    呂尹超–Heritage as Cultural Container and Social Network Booster for Creative City

  • 1.防疫期間,參與活動學員及民眾敬請配合量體溫、戴口罩。

    2.本次研討會不提供午餐,會議室內禁止飲食。

    3.活動中將進行現場攝影,參與館方活動即同意授權本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4.本館2館備有收費停車場,歡迎活動報名學員使用,恕無提供學員觀眾免費停車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