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活動Past Events
《南美館學刊》第5期延長徵稿
名稱 《南美館學刊》第5期延長徵稿
類型 活動
時間 2024/01/16 11:06 ~ 2024/06/17 23:59
地點
-
《南美館學刊》發行之目的在促進藝術研究與學術交流,同時透過跨域的對話與整合,發掘21世紀美術館的各種可能性。本刊定位在當代藝術、臺灣藝術、藝術博物館學、美術科學,以及本館典藏、展示、修復等相關研究。
徵稿主題:臺南400流變:空間場域、文化遺產與藝術創造
截稿日期:2024年6月17日
徵稿說明:
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歐洲經濟強國往遠洋探險,開啟海上貿易航線,逐步逼進亞洲。1624年,荷蘭人於安平興建熱蘭遮堡(Fort Zeelandia),為臺南史上首度記載的城市建設,宣告此地躍足世界舞台。自此以後,臺南在不同政權的治理下,每段時期皆擁有各自輝煌的建設,豐富的面向是臺灣其他城市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
荷蘭統治時期興建的防禦堡壘與規劃的市鎮,至今雖不完整,但輪廓清晰可見,是臺灣首次出現的西方建築與市鎮。明清時代不同族群漢人的移居與開墾,引入了漢人的建築原型,特別是清代在臺南建立府治,使得臺南出現了許多移植至原鄉信仰的廟宇與不同形制的住屋,它們的質與量在臺灣更是無與倫比。於此同時,安平成為通商港口,使得西方商人與傳教士得以在臺南建立據點與設施,是西方建築第二度登臨臺南。1895年至1945年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雖然臺灣的行政中心轉移至臺北,臺南因為是五大州之一的行政中心,持續出現許多公共建設,也造就不少高品質的西洋歷史式樣、日本傳統式樣與現代式樣的建築,以及受歐洲城市都市計畫影響的市區改正,至今仍主導臺南城市中心的風貌。1945年二戰結束後,臺南的建築更是呈現多元發展,各種建築風潮下的各種式樣,都在這裡出現。
除了具體可見的建築,存在於建築背後的文化藝術發展,更是臺南最深層的內涵。不管荷蘭時期的地圖或文獻中的插畫,或是明清文人修身養性的書法繪畫與志書中的版畫,早已將不少臺南的建築與地景圖像化。日治時期引入的現代學院派藝術表現以及廟宇相關藝術並行發展,各創一片天地。戰後初期雖然艱辛,臺南卻已於1952年成立「南美會」,引發各種藝術畫會或社團蓬勃發展,不但引介國際藝術潮流於臺南,更逐漸建立臺南獨特的藝術風格。1980年代後,藝術領域更是百花齊放、百鳥爭鳴,1984年落成啟用的臺南市立文化中心在當時扮演一個藝術核心(Hub)的角色。1990年代後科技與電腦多媒體的快速發展,也讓文化藝術的發展更加多樣。邁入二十一世紀後,除了傳統的藝術表現,跨領域的創作也不斷推陳出新。2018年10月17日臺南市美術館1館試營運,2019年1月27日兩館正式開館,成為臺南市的藝術新焦點,也讓臺南的美術發展,進入嶄新的年代。
第5期《南美館學刊》歡迎以下相關主題的原創性論文投稿:
(一)400年來臺南空間場域與地景變遷相關論述
400年來臺南的範圍從最早的熱蘭遮市鎮與普羅民遮市鎮到2012年臺南縣市合併後的大臺南,滄海桑田變遷之大實為罕見,空間場域與地景變遷的議題與臺南的發展密不可分。
(二)400年來臺南建築與文化遺產相關論述
從1624年的熱蘭遮堡到興建中的許多建設,臺南的建築發展既多元又多樣,其中已有239處被指定或登錄為法定的文化遺產受到保護。從荷蘭時期、歷經明清、日治與戰後的建築,建構了一座完整的歷史名城。
(三)400年來各類藝術創作以臺南城市建築與地景作為主題或背景的相關論述
400年來,有許許多多的藝術家,以臺南為他們的創作基地,更有不少藝術家以臺南的名勝古蹟暨風土民情作為創作的靈感。城市發展不但是孕育文化藝術創作的母體,豐沛的資源更成為生生不息創作的內涵。
(四)臺南400年前與400年後的文化藝術相關論述
早在荷蘭人於十七世紀到達安平之前,臺南地區已有原住民的族群在此活動,他們的文化表現與呈現也是臺南不可分離的重要成分。談400年,更要放眼未來,讓臺南的文化藝術成為國際舞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來稿請以電子檔投稿,檔案請傳送至本館研究典藏信箱(artresearch@tnam.museum)。
檔案下載 :
-
臺南市美術館【稿約】
一、臺南市美術館位於古蹟密集處的中西區,周圍人文地理歷史的遷變造就了現今的臺南文化。《南美館學刊》(以下簡稱本刊)扮演著蒐集、整理與研究南美館周遭的歷史人文藝術,提供後續的臺南美學發展。本刊發行之目的在促進藝術研究與學術交流,同時透過跨域的對話與整合,發掘21世紀美術館的各種可能性。
二、為鼓勵臺灣美術之研究與書寫,並提昇學術研究水準與促進學術交流,本館每年10月出版一期《南美館學刊》,徵求未曾公開發表之學術文章。本刊定位在當代藝術、臺灣藝術、陳澄波研究、藝術博物館學、美術科學,以及本館典藏、展示、修復等相關研究。本刊徵稿內容包含學術研究論文、研究紀要、技術性研究報告、藝術書籍評論、美術館教育、策展研究、藝術行政、博物館研究以及本館展覽及活動評論。
三、本學刊全年徵稿,論文分為專題徵稿與一般論文投稿,一般論文採收件後隨到隨審。
四、收入本刊之論文稿費為1字1.1元,並贈送學刊3本與電子檔為感謝。論文圖片費用1張300元,不得超過10張;技術性研究報告則不限制圖片張數,亦不提供圖片費。
五、投稿者不得違反學術倫理、侵犯他人著作權,文中使用之圖表請自行取得刊登授權並註明出處。
六、來稿經初審通過後,送請進行三匿名複審。審稿結果分為「通過」、「修正後通過」、「修正後再審」、「不通過」。審稿結果無法判定時將送請編輯委員會議討論決定。
七、徵稿稿件與圖片電子檔請寄至研究典藏部信箱: artresearch@tnam.museum 電話: 06-221-8881 分機1108。地址:70041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號 臺南市美術館 研究典藏部《南美館學刊》編輯小組收。
【撰稿體例】
一、論文得以中文或英文撰寫,須包含中文與英文摘要,中文與英文摘要各500 字,關鍵字5個為原則;論文字數中文以8,000字至12,000字為原則,英文則以6,000至1,0000字為原則,技術型論文以5,000至10,000字為原則。本學刊為統一文稿規格,特編訂撰稿體例,來稿請務必參照相關規定,格式不符合者,作者需自行修訂。
二、文章請以電腦繕打並存成Microsoft Word,由左至右橫排、左右對齊、1.5行距,篇名標題18字級粗體、大項標題16字級粗體、小節標題14字級粗體、副標、內文、引文、圖版說明、參考文獻內容12字級、註腳為10字級。不須設定頁碼。
三、中文內文字體、小節標題、副標、參考文獻內容為新細明體,論文標題、大項標題、參考文獻、註腳、圖版說明和引文為標楷體。英文內文字體為Times New Roman,章節用Arial。各章節標題序號請按:一、(一)、1、(1)之順序排列。
四、文稿各部分依序為:
(一)中文摘要(標題、作者名字、作者單位職稱、摘要、最多5個關鍵字)
(二)英文摘要(標題、作者名字、作者單位職稱、摘要、最多5個關鍵字)
(三)前言、內文(含段落小標、註釋)、圖版(亦可放入內文)、表格、附錄
(四)參考文獻
五、請使用新式標點符號,中文標點符號一律以「全形」輸入;英文以「半形」輸入。若內文或文獻引述同時涵蓋中文與英文,以全形標點符號隔開。書名用《》、作品名、論文及篇名用〈〉,引句請用「」表示。除破折號、省略號各佔兩格外,其餘標點符號均佔一格,普通括號()請使用全形。字元間距請在「段落設定」-「中文印刷樣式」勾選「自動調整中文字與英文字的間距」及「自動調整中文字與數字的間距」。
六、搭配的圖版、表格,請以編號標記,如圖1、圖2、表1、表2,並於文中標明相同編號。圖版說明置於圖版左下方;表格說明置於表格左上方。
七、圖、表、照片等請作者自行取得授權並標示出處來源。
八、圖版若為藝術作品請標示作者、作品名、創作年代、材質、尺寸、收藏地。
九、圖版、表格請提供TIFF、JPEG 或EPS檔案,色彩模式CMYK,解析度300dpi以上。
十、內文引用及參考書目格式,請依論文撰稿體例Chicago 第17版,體例引用須前後一致,並使用人文類形式(引用置於註釋,註釋以數字順序安插在論文中,說明置於每一頁的最下方)。
十一、內文引用文獻(含註釋文章及書目)須詳列於參考文獻。
十二、註釋請使用Microsoft Word「參考資料」中的「插入註腳」,並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加註於標示詞右上方。
十三、參考文獻附於文後,另啟新頁。中西文獻請分別排,中日文在前、西文在後。中文按作者姓名筆劃由簡至繁排列;西文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列。同作者有多篇著作時,請依Chicago第17版規定為之。
十四、每段第一行空2字元。獨立引文則每行縮三格,採用標楷體,不必加引號。引用文獻格式採首行凸排,第二行起縮排兩個全形字距。
十五、著作人投稿於本刊物,經本刊收錄後,即同意授權文稿上傳於本刊官網,供讀者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