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What's On

從紀實攝影視角討論life雜誌在台灣的宗教紀錄

講座
講座
張景泓
張景泓
陳伯義
陳伯義
黃明川
黃明川

名稱 從紀實攝影視角討論life雜誌在台灣的宗教紀錄

類型 活動 類型檢索

時間 2025/11/20 11:04 ~ 2025/11/30 11:04 時間檢索

地點 1館1樓導覽室 地點檢索

  •  

    演講介紹|

    這場座談從 LIFE 雜誌的鏡頭回望台灣,我們以1954年的紀實影像出發,試圖以外來視角下被重新凝視的島嶼,透過攝影史的脈絡,重新思考紀實影像與 文化載體的關係。 邀請你一起走進紀實攝影與宗教情感交織的時空,把影像當成一扇窗,看見台灣的靈與魂。

     

    ゚✧*:・゚✧與談亮點搶先看・゚✧*:・゚✧

    ✨ 台灣攝影史與影像功能性的分析

    ✨ 1954年美國life雜誌照片的內容分析與說明

    ✨宗教影像的當代書寫分享

     

    時間|

    2025 年11月30日(週日)14:00-16:00 (13:30開放報到)

     

    地點|

    臺南市美術館 1館 導覽室

     

    費用|

    免費參加,入館參觀請依本館購票規定購票

     

    對象|

    一般大眾。歡迎喜好藝文、攝影或對宗教信仰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報名參加。

     

    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11140337591871938382

     

    講者|

     

     

    【主持人】 張景泓  天清清地靈靈展覽策展人、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台南新藝獎/國家金鼎獎得主

     

     

    【主講人】 陳伯義 當代攝影家、曾獲2012  中國大理「窗景OutLook」,亞洲攝影先鋒最佳攝影、2011  臺北 「莫拉克‧南沙魯」,世安美學獎

     

    臺灣當代攝影家,兼具水利及海洋工程博士學位,擅長結合理性科學與人文藝 術。他以攝影紀錄臺灣地方文化與環境變遷,作品深具社會關懷與歷史記憶。

     

    專長:水利及海洋工程與攝影藝術,能從科學與文化雙重角度觀察空間與時 間。他擅長以理性分析理解地景、水文及環境變化,並將這些知識融入影像創 作中,使作品兼具精準性與深度。

     

    特色:攝影作品強烈帶有人文關懷,常聚焦臺灣地方的集體記憶、遷村、都市 變遷、廢墟與信仰場景等。以冷靜細膩的視角呈現臺灣在地記憶,結合理性與 感性的影像語言,喚起觀者對歷史與文化的深刻反思。

     

     

    【與談人】 黃明川 導演 國家文藝獎得主

     

    紀錄片導演、國家文藝獎得主、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藝術總監。1989年起首 先倡導獨立製片,10年完成三部劇情長片,獲國內外諸多獎項。2003年紀錄 片《解放前衛》系列獲第一屆台新「視覺藝術獎」首獎。《 肉身搏天》得2018 英國南罕普頓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獎。跨語作家《櫻之聲》外,又推出南亞16 位詩人的《波濤最深處》, 亦為嘉義市建立國際藝術紀錄影展至今。

     

    「西部來的人」
    1991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1990 夏威夷國際影展 柯達傑出攝影獎(Excellence on Photography Award)

     

    「破輪胎」
    1999 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
    1998 台北電影獎非商業類最佳劇情片

     

     

     

    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I

    臺南市政府

     

    主辦單位I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共同主辦I

    臺南市美術館

     

    執行單位I

    白鹿動畫(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