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回顧Past Exhibitions

【申請展】通關密語—華建强個展

〈遊戲機-不穩定氣流〉,2016,膠彩、墨、壓克力、畫布,130×162 cm。
〈遊戲機-不穩定氣流〉,2016,膠彩、墨、壓克力、畫布,130×162 cm。
〈吹風六君子-菊少爺〉,2018,膠彩、墨、壓克力、畫布,30×60 cm。
〈吹風六君子-菊少爺〉,2018,膠彩、墨、壓克力、畫布,30×60 cm。
〈導覽員2〉,2018,膠彩、墨、壓克力、畫布,45.5×53 cm。
〈導覽員2〉,2018,膠彩、墨、壓克力、畫布,45.5×53 cm。

名稱 【申請展】通關密語—華建强個展

類型 展覽 類型檢索

時間 2020/05/22 09:00 ~ 2020/06/21 17:00 時間檢索

地點 1館1樓展覽室A 地點檢索

  • “生活中會面臨許多的選擇,

    而每個決定都會開啟不同的旅程。

    選擇就像是開啟未知道路的通關密語,

    等待開啟,等待改變。”

     

    在騎樓的對講機輸入一組號碼,確認鍵連通了嘟嘟聲,回應的是熟悉的問候語句。踏入了一個需要被允諾、許可的空間。走沒幾步,一個箱型的機器垂直而下。打開,按了一個號碼,闔上。在短暫的等待時間裡,拿起手機的指紋辨識功能是另一個專屬的密碼,黯淡的平面瞬時閃出了亮光。這時畫面出現了幾個亮麗的方型色塊,其中一個綠色方塊,裡面還躲了好幾個人正在竊竊私語。

     

    現今,要想在城市的空間中自由移動,仰賴的不會只是雙腳,而是多組大小不一的密碼以及一個個開啟大門的小物。鎖匙、卡片、臉部或手部的生物特徵都成為了卡關的通關密語。通關密語保障了被允許之地的隱私,又或者是為另一個階段把關的任務。於是,在進入各種場合之前,首要解決的往往不再是下一個階段所要面對的事物,而是眼前即刻面臨的那一道嚴密的關口。誠如阿里巴巴如果說不出芝麻開門的密語,那就不會有門後的神燈與金銀的誘惑。

     

    生活面對許多選擇。每一項選擇的後續都會發展成為截然不同的果實。在重點時刻擇取了一個判斷,它必然成為開啟另一段旅程的通關密語。基於這樣的立場,藝術家這個階段的創作中,所欲表述的議題,便是引述自生活中所面臨到,許多個十字路口的選擇。路口的遭逢與立即的判斷取決於不同的通關密語,此密語更涉及個人應對的權宜和對未知的想像。如此一來,繪畫所陳述的竟不全然是生活上的投射,而是更多思想、觀念與抉擇的推理。

     

    如果說,創作是一本自傳,那麼通關密語更像是打開書本之前,翻啟封面的小動作。它是一個過程,一個轉瞬即逝的樞紐。是微不足道的時刻卻也是改變現狀的關鍵。誠如指紋辨識般輕輕一碰就引來彩色亮光的舉措。

  • 華建强

     

    2002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美教系畢
    2005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創所畢
    201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班畢

     

    重要典藏
    2019獲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銀行年度作品購入計畫典藏,臺灣
    2018獲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銀行年度作品購入委員訪視推薦計畫典藏,臺灣
    2007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臺灣
    2007獲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臺灣

     

    精選展歷
    2017「記憶的交織與重疊─後解嚴臺灣水墨」,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2017「水墨曼陀羅」,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臺灣
    2016「風景轉譯」,屏東美術館,屏東,臺灣
    2014「典藏.對話:演繹臺灣當代水墨」,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臺灣
    2013「花花:世界 北美館典藏作品展」,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2「台灣當代 玩古喻今」,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0「浮世山水—台灣藝術心貌」,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相田光男美術館,日本
    2010「後青春」,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關渡美術館,臺北,臺灣
    2009「臺北美術獎」,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08「形.意.質.韻──東亞當代水墨創作邀請展」,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07「新仙花形」,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05「升仙超世」,鳳甲美術館,臺北,臺灣
    2004「臺北美術獎」,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出版品
    2016「從繪畫開始」
    2013「槍砲與西裝」
    2010「人奸仙淨」
    2007「新仙花形」

  • 藝術家華建强以嫻熟多年的水墨、膠彩媒材作骨幹,不囿於傳統形式題材,賦予材質嶄新生命力。創作脈絡上從關注個體的內在逐步轉向與環境對話的外在關懷。2002年「人奸仙境」由本我出發關照生活周遭的發展情態。2013年「槍砲與西裝」藉隱喻社會間的衝突表達對土地的關懷。2016年「從繪畫開始」反思繪畫對於社會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