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Publication

南美館第6期月訊

南美館第6期月訊封面
南美館第6期月訊封面

類別 南美館月訊(2018年6月後停刊)

作者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期 201605

出版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規格

定價

ISBN

內容簡介

府城戲劇空間—看戲的文明經驗

日治時代之前,臺灣的庶民娛樂並不多,除了依附於民間廟會慶典的野臺歌仔戲、陣頭活動或戲曲觀賞,就是好友聚集拉弦唸歌。據《南瀛戲院誌》提到,起初臺灣並無戲院,在清朝時期是在屋外臨時搭建,逐漸產生固定模式,然後轉到房屋室內才以戲院為名,而戲院的原始型態只是「舞臺」,再發展成「戲棚」,以致於演變成「戲臺」,這段時間絕大部分是本土的歌仔戲表演,稱之為「大戲」。(註1)

日治時期開始,隨著日人的進駐,娛樂事業也陸續展開,移植建置了戲院,到戲院觀劇成為文明休閒生活的表徵,直接影響了臺灣原生的戲曲野臺文化。(註2)日治時期的臺灣戲院,大多為日本人所經營,逐漸才有臺灣人,以及日本人與臺灣人共同經營,由人口稠密的都市型態的庄街發跡,將戲院稱為「座」或「館」,其意涵是公共場所。

 

文明的表徵-戲劇空間的興起與聚集

臺南於1906-1913年之間陸續興建多家劇場,反映了日本人治臺期間對於娛樂的需求,演出的戲劇形式有歌舞伎、新劇、落語、能劇以及人形淨琉璃等日本傳統戲劇,以及電影(活動寫真)播映。這些戲院在當時因商業聚集的關係,大多集中在今天的西門路二段、中正路附近與民生路205巷弄間。最早開設的是1906年落成的「臺南座」,為小型表演劇場,後改名為「新泉座」,地點位於今民生路205巷;第二間是1908年10月開場的「南座」,座主為高松豐次郎,專演日本歌舞、戲劇,偶放映電影,後遭火燒毀,地點位於今西門圓環附近。

「宮古座」於日治時期1928年3月落成(註3),做為日治時期台灣的一級表演場所,是臺南市規模最大的劇院,也作為一些重要活動的會場,其外觀仿當時的東京歌舞伎座的模樣設計。文史工作者蔡顯隆提到,「當時看戲是大眾間非常受歡迎的消費娛樂活動,不定期演出包括日本的歌劇,如能劇、話劇、歌唱劇、電影、落語等,如果聽不懂日文,劇院有僱用辨士(會加油添醋的那種),一年365天都有演出」。(註4)宮古座分為樓上和樓下,樓上為特別座,樓下則為是日人習慣跪座的榻榻米,須脫鞋跪坐看戲,臺灣人因不能適應,所以又有臺語諧名:「艱苦座」。票價依據每齣劇不太一樣,大約三毛錢,票口位於大門旁,入口側邊有一個儲藏箱,看戲民眾可將木屐或脫鞋放入,一旁可租用坐墊蒲團。而今政大書城入口樓梯旁的店面,為過去宮古座的側門,是散場的出口。

當時興盛的劇院還有1911年落成的「大舞臺」(西門路)(註5),為臺灣人經營的劇場;1915年開幕的「戎座」(今中正路華南銀行)專映外國電影,與1935年後開始的「臺南世界館」(今中正路湯姆熊)等。日治時期的這些劇院相互競爭相當激烈(註6),據1924年的《臺南新報》報導,「一直以來,位於臺南的新泉座與戎座在電影上互相競爭,在一旁觀戰的南座得以坐享魚翁之利。但隨著新泉座的約期將在下個月10號期滿,新泉座的飯島氏決定與戎座握手言和,共同經營事業。如此一來南座的事業勢必會遭受衝擊,也勢必會在全島的劇場間掀起一場風暴。」(註7)

 

臺灣特殊戲劇展現

在眾多類型的戲劇表現中,隨著臺灣各劇院的興起,亦因應當時社會型態的多元變動,包括教育、經濟、風俗等,臺灣產生了獨特的「新」的戲劇形式,統稱為「新劇」。新劇主要是指在日治時期形成,以寫實戲劇型態演出不同於傳統戲曲的新型態戲劇。邱坤良在文章〈理念、假設與詮釋:台灣現代戲劇的日治篇〉文章中提到,新劇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演出特色,並且在名稱上陸續出現過文化劇、改良劇、新劇、皇民劇、新演劇、話劇、青年劇等名稱,這些稱呼有的是配合著意識型態、政治訴求出現,例如文化劇、皇民劇,有的則是為了區別傳統戲曲而命名,例如改良劇、新劇。(註8)至1920年代開始,新劇才與社會改革、文化運動結合,當時如火如荼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以及臺灣文化協會主導的社會文化啟蒙運動,新劇批評殖民政府施政缺失,提昇劇場藝術,鼓舞民眾改革陋習、「文化向上」的工具,而有文化劇之名。

此外,當時臺灣還有「新演劇」,為日治時期在臺灣上演摻有日本味道,或為日本宣傳的新型態戲劇演出。(註9)新演劇的內容在語言上使用日語,或夾雜著日語,服飾方面則常見到和服,音樂上大多是日本小調,故事內容多為日本傳說故事。這不同於臺灣傳統戲劇的演出內容,對於日治初期的臺灣人是一種新戲劇形式。在1937年以後,因皇民化的關係,日本便禁止臺灣所有的傳統戲劇演出,只有新劇、改良劇等可以演出,而這時期演出的劇本必須經過「臺灣演劇協會」審核,通過之後才可以演出。(註10)

 

戰後戲劇與劇場經驗的轉變

戰後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國語戲劇成為正統,並全面推行。臺灣原有以日語、台語為主的新劇傳統被邊緣化,甚至被是為推行國語話劇的阻力。相對於新劇的艱難處境,古老的南管戲曲、北管戲曲、京劇、布袋戲、魁儡戲、皮影戲以及新興的歌仔戲,反而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隨著社會變遷展現不同風貌。

除了戲劇的演出,電影文化蓬勃發展,以及大型歌舞團更進駐戲院,戲院空間更加成為普及的國民最主要娛樂場所,成為庶民娛樂的最佳去處,扮演生活中心的鄉村小戲院與作為城市消費櫥窗的電影商業大樓同時並呈。(註11)而臺南的這些戲院,「宮古座」在1946年為國民黨黨營事業中影接收,改名為「延平戲院」;1979年遭拆除,改建成11層樓高的「延平商業大樓」;2013年由「政大書城」標下進駐,於低樓層開設大型書店。「戎座」在1946年改名為赤崁戲院,1961年5月8日結束營業。而「大舞臺」則在1980年代左右,因「多廳連鎖」排片優勢的大型影城進駐,相繼走入歷史。今日的戲劇表演場域,因內涵、專業、形式表現與藝術型態的不同,而擁有各式的演出空間,對於許多的演出團體,甚至跨越制式的表演場域,進而轉向以城市和街道為演出範圍。(文╱賴依欣)

 

註釋
01 陳桂蘭、王朝陽。《南瀛戲院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09。
02 林秀澧。《臺灣戲院變遷—觀影空間文化形式探討》。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2。
03 根據臺南冊觀光案內記載,與「臺南世界館」、「戎座」、「大舞臺」並列為日本時代臺南四大劇院,地點為今政大書城所在地。
04 筆者2016年5月訪談文史工作者蔡顯隆紀錄。
05由當時舉足輕重的府城士紳黄欣參與經營,地點位於今西門路2段,初期以上演臺灣和上海戲為主。臺南歌仔戲團「丹桂社」於1925年在大舞臺演出,被認為是臺灣第一個進入戲院內臺的商業登臺。
06李欽賢。《追尋臺灣的風景圖像》。臺北:五南出版,2009。徐亞湘。《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
07〈演藝界活動合併〉。臺南《臺南新報》。1924.01.28。臺灣電影史研究史料資料庫。
08邱坤良。〈理念、假設與詮釋:臺灣現代戲劇的日治篇〉。《戲劇學刊》第13期,頁7-34。
09 「新演劇」意思是「新戲劇」,但在此是為了區別臺灣新劇,所以用「新演劇」這一個名詞。
10 〈臺灣新劇面面觀〉。臺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http://proj1.sinica.edu.tw/photo/subject/C-show-02/new/new2.html。
11同註1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