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Publication

南美館第11期月訊

南美館第11期月訊封面
南美館第11期月訊封面

類別 南美館月訊(2018年6月後停刊)

作者 臺南市美術館籌備處

出版日期 201610

出版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規格

定價

ISBN

內容簡介

崛起於時代.歷練於時間:臺南印刷商號歷史淺談

1997年在臺南府前路的德化堂古厝閣樓,發現了共計286片的印刷木刻版,經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研究後,將這些古物依內容分為「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佛經雕版」、「龍華齋教科儀文獻雕版」、「龍華齋教經卷文獻雕版」等四組,並認定其中的心經木版為臺灣第一家雕版印書坊「松雲軒」僅存的遺產文物,也讓這次的偶然,成了臺南當地印刷產業極為重要的歷史發現。(註1)

 

最初的印刷:傳遞聖神意念的媒介

臺南印刷術的開始,與宗教有著十分緊密的關係。以傳統雕版印刷聞名的松雲軒,始於清領道光年間,根據文史工作者石暘睢的考察,其位置約略位於當時臺灣府城上橫街統領巷,即今陳德聚堂左方的位置,其中的營業項目除了印刷宗教相關的善書經文外,也出版科舉用書與詩文集等,在當時是臺灣本島重要的印書館,讓更多當地知識份子可以就地取材學習,不須仰賴來自清朝的進口書籍,儼然成為當時知識散佈的重要據點。(註2)此外,本島的第一臺西式羅馬字印刷機,則是由英國宣教師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捐贈,之後牧師巴克禮親力親為,為完成傳教使命,特地從臺灣返回英國學習印刷術,於清領光緒10年(1884年),借用新樓醫院東北角的一間房子做為工作間開始印刷,並於光緒11年(1885年)發行了臺灣的第一份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 (Taiwanfoo Church News),即為日後之《臺灣教會公報》,持續發行至現今。(註3)

到了日治時期,松雲軒的後代經營者盧乙身兼西來庵意誠堂的正鸞生,並透過印刷善書,暗中協助余清芳宣傳抗日思想,之後因噍吧哖事件起義失敗,松雲軒受到日本統治當局的壓迫與清算,大正十年(1922年)前盧乙便將松雲軒的書版轉讓給高砂町昌仁堂的店主黃來成,之後這些書版多毀於昭和20年(1945年)的臺南市區美軍轟炸中,惟輾轉存於德化堂閣樓的書版得以倖免於難,存至當代成為臺灣過去印刷產業發展的歷史見證。

 

天德行:三代傳承的臺南老商號

日治時期,各種搓揉著東洋風情與西方現代化思想的時代浪潮席捲臺灣,在烈日殖民之下,這些繁花盛開的文化瑰寶倒也成了當時政治壓迫社會情境中的一頁美好記憶。成立於昭和年間,1930年代的天德行,其第一代老闆劉益壽原為臺南當地日本內地人商號「泉文具店」的學徒,而後則開創了自己的文具事業,之後傳承三代迄今。二戰結束之後,天德行亦轉型為紙張加工、印刷與裝訂,在興盛時期,臺灣幾乎每家公司行號的紙類文具都使用天德牌,當中,一本本精裝裝訂且紙質精良的帳簿,即是天德行的招牌商品,而近期製作的手工筆記本,更是至臺南一遊的旅客們,口耳相傳的最佳旅遊伴手禮。

天德行崛起於時代,卻也沒落於時間,當今第二代的二老闆劉光昭表示,天德行發展迄今,錯過了1990年代電腦開始興盛之時的轉型機會,大老闆劉光雄雖有前往美國學習印刷工程的留學經驗,卻忽略了電腦發展之下辦公室慢慢趨向無紙化的發展趨勢,以及電腦導入印刷流程後的產業發展,因此原以辦公室紙類文具為生產重心的天德行受到嚴重影響,生意也大不如前,原來全盛時期共有100多名員工,迄今也只剩下十位以內。2016年8月,天德行將印刷廠房全數變賣,僅留下中西區的祖厝與工廠,在印務外包後,中西區的工廠僅剩下人工裝訂與包裝的生產流程。談到轉型,劉光昭認為這意味著也必須另外投入一筆可觀的資金,對於傳統產業來說勢必是很大的負擔,面對未來,目前先以進口日本文具的買賣為主軸,再慢慢思索未來的下一步。

 

臺糖糖福印刷所:活字印刷的寶庫

戰後除了天德行、秋雨印刷等具有代表性的印刷廠之外,位於新營的臺糖糖福印刷所則是與當地發展緊密連結的地方性工廠。戰後國民政府將戰前日本內地人經營的大日本、臺灣、明治及鹽水港四製糖會社合併,組成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於1946年整併為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內部的臺糖糖福印刷所則設立於1954年,起初設在彰化,主要負責印製臺糖內外部文件,直到遷址至臺南新營糖廠後,當地的診所、機構、學校等,都成了印刷所的客戶,對於新營地區的發展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現今,糖福印刷所自然也必須面對產業轉型的挑戰,並將廠房轉型為「糖福印刷創意館」,作為典藏印刷古物與教育休閒為主的文化園區,藏有各式活版印刷機具和數以萬計的鉛字、銅模,舉例來說,糖福印刷所首建於彰化之時,即採購了當時《臺灣新生報》因印刷機具更新而淘汰的一批活字印刷機具,而這些正巧就是日治時期《臺灣新報》(註4)所使用的機具,輾轉流連的歷史文物,見證了本島另一個脈絡的印刷媒體產業發展。

面對未來各種新媒介的興起,臺南地區的印刷產業,勢必會走向另一個與過往截然不同的發展脈絡,如創意人吳致亘所帶領的糖福印刷創意經營團隊所言,除了觀光推廣之外,未來不只是臺南,甚或是全臺灣的印刷產業在轉型的同時,都必須以延續本地過往的歷史與文化脈絡為前提,才能夠將印刷蛻變成另一個嶄新的樣貌與型態,生生不息的傳承下去。(文.攝影╱陳飛豪)

 

註釋
01劉婉君。〈德化堂木刻藏版登錄古物 見證臺南雕版印刷發展〉。《自由時報》。2016.7.25。
02參考自楊永智所著之《版畫臺灣》,2004年7月13日出版。
03參考自辛廣偉所著之《臺灣出版史》,2000年出版。
04 1944年3月臺灣總督府下令合併臺灣主要的六家報紙(臺北《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興南新聞》、臺中《臺灣新聞》、臺南《臺灣日報》、高雄《高雄新報》、花蓮《東臺灣新報》),成立《臺灣新報》,該報於同年4月1日開始發行。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新報》後,改名為《臺灣新生報》。


臺南當代藝術與印刷設計的交工

紙本出版一直是圖像創作的重要載體之一,它們在這塊領域中可以直接化身為設計師,為他人的文學作品或出版品抬轎,亦可將書籍化作乘載自我理念的媒介,成為創作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在臺灣歷史中,藝術創作者與出版設計的交流不勝枚舉,根據文史作家李志銘的《裝幀臺灣》一書,彰化詩人王白淵於日治昭和六年(1931年)出版的日語詩集《棘の道》(荊棘之道)為當時臺灣本島人第一本自行設計與裝幀的印刷出版品。藝術家陳春德也在其32年的有限生命中,為當時本島人作家陣營的《臺灣文學》雜誌製作出多件帶有臺灣本土風情的書刊圖文設計,其設計作品的產量遠超過其他同輩創作者。畫家立石鐵臣的「灣生」身份,則讓他能夠在當時日本內地人與本島人的藝文陣營間來去自如,陸續為西川滿的《赤崁記》、黃鳳姿的《臺灣的少女》,與楊雲萍的詩集《山河》等書籍設計封面裝禎,其中與西川滿合作的手工書,更是讓當時日本內地文學圈讚嘆的珍品,甚至口耳相傳:「漂亮的書來自臺北。」

 

臺南當代藝術的書本們

時至當代,印刷設計也轉化成了一個專業的體系,藝術家與這類組織如何合作,亦是可思索的問題之一。臺南天晴文化事業經理劉全廉在受訪時指出,以其承包印務多年的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刊物《藝術觀點》(ACT)為例,每期都可看到設計師羅文岑為刊物量身打造的設計理念,舉例來說,在第49期的「搜聲記─臺灣現當代音景」主題中,羅文岑搜集許多舊錄音帶,而後將磁條拆下,接合於封面的錄音帶圖像中,作工雖繁複,但能夠參與一個具有豐富設計理念刊物的製作,並貢獻印刷製作方面的專業知識,也讓自己樂在其中。

此外,由藝術家江忠倫設計、海馬迴光畫館出版的攝影家林柏樑作品集,以及草埕藝術文化工作室的「末日再生〉展覽畫報,也都出自天晴文化的印刷製作,近期更與藝術家蘇育賢合作複刻1965年黃華成發表劇作〈先知〉的《劇場》雜誌,雖然仍需重新研究1960年代的雜誌裝訂方式,甚至不排除重回手工的繁複製作,但劉全廉認為,這樣的手感溫度,反而可能是讓大眾重新體會印刷價值的關鍵,他更希望,未來的印刷工作在藝術家的介入之下,讓自己製作的不僅只是書籍,而是值得珍藏的「精品」,甚至是「藝術品」,這也是印刷媒介傳遞訊息的功能被新媒體取代後,可積極思考的方向之一。(文╱陳飛豪)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