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Publication

南美館第13期月訊

南美館第13期月訊封面
南美館第13期月訊封面

類別 南美館月訊(2018年6月後停刊)

作者 臺南市美術館籌備處

出版日期 201612

出版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規格

定價

ISBN

內容簡介

淺談府城彩繪磁磚的發展與變遷

不知讀者們有沒有個印象,走在安平街區內中興街44號,鑲嵌有一件圓形平面的陶瓷彩繪作品,上面畫著一頭雙咬劍的劍獅;又或者走在臺南地區歷史巷弄中的傳統民宅或宗祠廟宇,其牆堵上有多片磁磚拼貼而成,且表面繪有飛禽瑞獸、典故人物、山水、花鳥等裝飾圖樣。這類手工繪製圖樣的彩繪磁磚,為釉上彩磁磚的一種,是在已經釉燒完成後的白色磁磚表面彩繪圖樣,在老一輩長者口中,常以「花磚」或「磁磚畫」稱呼之,而國外則將此形式稱之為手繪磁磚畫(hand-painted tile panel)(註1),從目前相關田野文獻資料可得知,彩磁流行於日治時期至1980年代左右,有不少磁磚會寫下款題,在磁磚上落款的畫師,主要來自於臺南地區的陳玉峰、洪華、羅志成,戰後則有蔡草如、潘麗水、李泰德等人;而除了繪師姓名,也有不少標示「大山」、「天山」製造字樣,這表示要了解府城地區的手繪彩磁來由,得從府城傳統畫師系譜和磁磚製造商號兩脈絡下進行梳理,才能從中窺見其面貌。

 

府城彩磁的出現

從目前臺南地區最早的彩磁紀錄來看,約始於1930年代,以安平洪華和陳玉峰為主要代表。從磁磚上的落款,可以得知一幅磁磚畫的完成,主要來自於繪師和磚窯廠的合作關係,顯示彩磁的製作主要和釉燒技術有關,當中,洪華為臺灣的本土剪黏名師,由於釉藥燒製技術基本上屬於剪黏技藝環節之一,因此應具有燒製磁磚畫的能力;此外,以「大山」為記的協泰源號窯場,曾邀請陳玉峰至窯場親筆彩繪古典文人畫風的磁磚畫;而戰後臺灣所出現的磁磚作品,多以「天山」製造為記,其繪製者有蔡草如、潘麗水、李泰德(註2)等人。關於磁磚燒製技術的發展,始於安平地區,以「大山」為記的磁磚燒製窯場,其名為「大山花磚研究所」,常以「大山花磚」稱呼之,在本文中將與戰後「天山畫室」的成立進行討論。

 

大山花磚研究所的創立與發展

「大山花磚研究所」創立於約1930年代,創始者李天后和李天從的母親周圭膏,為安平剪黏匠師周金全(註3)的妹妹,因此透過母親的引介,向舅舅周金全學習其剪黏、交趾陶燒製技術,並在安平八八四番地(現今安平海山館一帶)創立「大山花磚研究所」。在當時留下來的廣告單中,附上斗大的墓碑圖片,其墓基底為石材材質,並在其石材表面上鑲嵌入磁磚,磁磚上寫著羅馬拼音文字,中間則為人物肖像,墓碑下則使用已寫上墓誌銘的釉燒磁磚,墓誌銘照片旁還有由陳玉峰所繪製的陰宅風水圖像。從中可得知日治時期初期,彩磁多運用於陰宅裝飾或陶瓷釉燒、裝飾、人物肖像等。而臺南市西門路上的西門舊市場,還存有日治時期使用白底磁磚製作而成的販賣臺,專門用來販售海鮮食品,販賣臺下方留有三件大山製作的磁磚,題材分別為風景、花鳥和雙魚圖案,這應為當時大山花磚所提供「客製化」服務的項目之一。

與大山合作的繪師,除了陳玉峰外,還有羅志成,另外也可能由李天從進行繪製,不過李天從繪製的磁磚畫,現留存較少(註4),洪華也可能為合作繪師之一。安平中興街44號的雙咬劍劍獅彩繪磁磚,也是當時大山花磚所燒製的產品,邀請香港師父進行繪製,因此,唐山地區師傅被聘請前來府城繪製彩磁,也是當時常有的現象。

日治時期磁磚產業,也因為戰事告急受到影響,隨著政局緊張,民間宗教與宗教藝術產業發展受到限制,考察磁磚作品的年代,便可以發現1940年代以後的作品較少,充分顯示當時時局緊繃的程度。

 

天山畫室的成立與磁磚工藝的沒落

二次大戰爆發後,日本政府當局對臺灣子弟徵兵,李天從因此被調派至南洋支援,從此一去不返;李天后被調至中國戰線充當伙食兵,幸而全身而退,後於1953年開設「天山畫室」重操舊業,專營陶瓷器、花磚、磁像、彩畫等,此時期的繪製者,主要有蔡草如、潘麗水,再由李天后進行燒製。蔡草如的彩磁作品分布於臺南地區如觀音亭、福德祠、開基天后宮,澎湖的廟宇也有留存其作品,如湖西鄉顯濟殿,雖說不少作品未留下姓名印記,但分辨其款題、構圖、用色等技巧,以及和天山畫室印記來看,還是能辨識出蔡草如的筆跡。潘麗水磁磚作品留存不多,現存僅得知臺南市北門區永隆宮有多組於1965年所完成的人物故事磁磚畫,其餘多組山水、花鳥磁磚作品則由蔡草如繪製。

1978年,李天后逝世,將家業由其子李泰德繼承,李泰德磁磚作品於鹽水區大眾廟與臺南市觀音亭、岡山壽天宮、澎湖縣區域尚能見到蹤跡,不過隨著社會變遷、裝飾材料的改變及民眾心理轉變,1980年後磁磚裝飾漸被量產式網版印刷磁磚、大陸石雕、木雕裝飾所取代,家庭式經營的天山畫室漸淡出市場,轉為兒童畫教學為主。

彩繪磁磚屬於多方合作下的時代產物,從繪製者、燒製者到現場裝飾者,缺一不可,一個環節的錯誤將使作品原貌盡失。彩繪磁磚彰顯出各時期人們的美學思維、嘗試將工藝技術融合新式材料,產生新的表現方式,並被大眾所接受,具備時代風格、工藝文化和濃厚民間藝術之美學價值。府城地區傳統畫師的藝術成就,除了日常廟宇彩繪、藝術創作外,也在磁磚繪畫上充分表現出傳統繪畫和跨媒材工藝創作的結合,在這塊土地上留下豐厚的文化資產。(文╱李宗鴻)

 

註釋

01繆弘琪。《流光凝煉方寸間》。臺北: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1990。頁110。

02李泰德,1947年生,臺南市人,國立藝專畢業,現為臺南市國畫研究會會員、天山畫室負責人,師事蔡草如(國畫)、潘元石(國小美術教育)、陳敬輝(素描),擅長水彩與磁磚畫。

03安平剪黏系統除了洪華外,還有周老全系統。周老全約出生於1875年,其傳人有陳清山、王海錠,及鄭德興等人,周老全之子周國梁表示,父親全名為周金全,周老全之稱,應該是習慣語所致。

04關於李天從作品,目前只有天山畫室所收藏的一張黑白老照片和李天從自揮毫磁皿一塊,田野調查並未發現留存作品。


從花磚的記憶看手繪彩磁的現況

飛速的電腦時代,加速了產業發展的變遷與轉型,數位科技則扮演著引領人們生活美學品味的重要角色,一再地考驗各行各業,以及從事藝術、文化領域工作者的生存智慧。然而約莫在1930-1980年代之間,臺南地區曾有一種彩繪磚造產業,由民間傳統彩繪畫師(如陳玉峰、羅志成、潘春源、蔡草如、潘麗水等)與磚窯燒製廠共譜,開展出「手繪陶磚」一段富饒地方性風格之精緻陶磚工藝品的風華年代。(註)

時至今日,手繪彩磁後續又以何種樣貌持續發展演變?以網路熱蒐的排行功能為度量,相互交疊鍵入與手繪彩磁發展相關的字詞及地名,如「手繪」、「彩磁」、「彩繪」 、「磁磚」、「臺南」、「鶯歌」、「澎湖」、「金門」、「科技」等關鍵語,得出在鶯歌有零星的手繪彩磁創意工作室、磁磚產業轉型後的觀光工廠(宏洲磁磚觀光工廠),前者以客製化的裝飾品為主,後者推展DIY互動的創作體驗,能親見自己的作品被送入窯爐,到成為熱騰騰成品送至手上的過程。在澎湖則出現了一位磁磚雕刻畫的達人呂定寶,他結合繪圖、割模、噴砂、油漆上色等方式,並曾以「磁磚微雕」藝術獲得青溪新文藝金環獎。回到臺南,新營地區則有一間專營科技彩繪的公司(瑞松科技彩繪有限公司),應用磁磚作為底材製作影像彩繪磁磚壁畫,供作校園、公共空間造景等用途,皆是目前少有相關發展路線的現況。不過,手繪彩磁其中「釉彩」的重頭戲,則已多數為其它塗料所取代(如以有機塗料200度低溫烤代之),或許工序雷同,但工法、圖樣表現方面已不若傳統釉燒原有的層次與質感。

走筆至此,必須一提的是最近一件當代藝術作品,讓「手繪彩磁」有了新的啟發。專以攝影作為表現手法的創作者陳伯義,在「末日再生—臺灣.澳門」(2016)展覽的作品,即以手繪磁磚壁畫為表現。他搭配老照片拼貼,透過低於10度的冰水作澆淋動作方能顯影的形式,不僅擴延了影像作品的敘事能力,提供觀者對於歷史事件的多重視線,也製造了材料運用與主題之間的連結關係;同時讓手繪彩磁與其它素材結合的藝術表現,得以展開不同的面貌。

式微的傳統彩磁工法經轉化運用,還能捕獲上述幾種表現案例實屬不易,在由臺南市美術館刊物領頭關注「手繪彩磁」的現況發展之餘,似乎無法規避從藝術、文化資產層面去探問,如何繼續傳承、保存及運用的議題。誠如由天山畫室第二代承繼者李泰德於2007年,以「八仙聚會」彩繪磁磚作品入選「府城美展」傳統工藝組獎項的例子來看,已初步由公部門釋出重視傳統藝術在當代如何被觀看的誠意,至於此種類別所展現的藝術價值與內涵為何?如何彰顯?隨著,近來漸多藝術、文史、建築方面等相關研究者,對於傳統彩繪、工藝表現展開探究,或許有望成為手繪彩磁延續與轉型發展的契機。(文╱鄭雯仙)

 

註釋

彩繪磁磚因其自身材質防潮特性,再飾以多樣圖紋使具表面彩色亮麗,成為民眾熱愛使用的建築材料。常見於台灣民宅的「馬約利卡磁磚(Majolica Tile)」,據日籍建築學者堀込憲二的研究文獻顯示,「馬約利卡」一詞的意思是「在褐色的素燒胚體上塗覆一層白色錫釉,再於白色錫釉上彩繪圖畫紋樣,所燒製而成的盤子、壺等陶器」,乃源自於西班牙或更早的伊斯蘭陶器和磁磚,其發展脈絡在世界各地有不同歷程與名稱(在臺灣稱做「彩磁」、「釉面磁磚」)。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