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Publication

南美館第15期月訊

南美館第15期月訊封面
南美館第15期月訊封面

類別 南美館月訊(2018年6月後停刊)

作者 臺南市美術館籌備處

出版日期 201702

出版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規格

定價

ISBN

內容簡介

臺南地方藝術獎項之孕育與現況

日治時期的新美術運動與官辦美展

臺灣藝術的學術化發展與藝術史學的成形,可說是從日治時期開始方有系統性的建立,也反映出日本殖民政府當時以文化收編為手段的策略,藉此形塑臺灣美術發展樣貌的企圖。時任臺北國語學校日籍美術教師的石川欽一郎,於1924年二度來臺後,便成為帶領臺灣「新美術運動」的精神人物,將「寫生」的現實表現概念透過教學,啟發臺灣學生首度以雙眼注視,進而更切身捕捉並描繪對臺灣鄉土第一印象,石川因此獲得了「臺灣新美術運動導師」的美譽。許多受惠波這般推動而發展的藝術家,其中多位不僅曾赴日留學深造,作品亦在日後時興的官辦美展中嶄露頭角,成為臺灣美術史上的重要存在。首屆始於1927年的「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屬於臺灣第一個大型美術展覽會,至1936年為第一階段,共舉辦了十屆,並於1937年暫停一年。展覽主辦權在隔年(1938年)由教育會交回總督府,同時改稱「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簡稱「府展」),更名後舉辦六屆至1943年。

 

當時入選臺展的臺灣藝術家,不乏多位出身臺南或以臺南風貌為主題描繪的畫家,如顏水龍、郭柏川、林玉山。與陳進、郭雪湖並稱「臺展三少年」的林玉山,入選首屆臺展的橫幅膠彩作品《大南門》(1927),以內斂平實的畫風,細膩傳遞黃牛低頭吃草的悠然神態,以及後方儼然聳立於野草蔓生之地的臺南古城門,隱含對台灣本土文化的關懷;出生於臺南下營的顏水龍則多次以女性肖像作品入選臺展,如《白衣》、《K孃》、《姬百合》、《紅頭嶼之娘》(1935),畫風承襲西方印象派風格甚深,尤其是入選第九屆臺展的《紅頭嶼之娘》(1935)顯著傳遞他對於高更的喜愛以及受其大溪地系列畫作的影響。1935年後漸趨聚焦以臺灣原住民為題材入畫,作品線條與色彩多強烈且鮮麗明亮。顏水龍在當時除了繪畫成就之外,亦提倡發揚本土民俗文化,進而全心投入臺灣工藝美術之研究考查,針對民間即將失傳的工藝,如:竹藝、陶器、編織…等,向傳統藝師進行學習,再將技法加以改良,之後更於1952年自行出版與經手全書插圖美編《臺灣工藝》全書共十六章;同樣為臺南出身的郭柏川曾三度入選臺展,其中第三屆的得獎油畫作品《關帝廟前橫町》透過對線條光影的捕捉,呈現廟埕前樸實的城市景觀與常民生活,對臺南的風土民情的關照也一直是郭柏川繪畫創作的靈感,戰後從北平任教結束返回臺灣後,便定居臺南並在成大建築系教美術長達二十年,奠定此後帶動臺南地方性美術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1952年,郭柏川號召曾添福、張常華、呂振益、謝國鏞、趙雅祐、沈哲哉、張炳堂、黃永安等共同發起組織創立「臺南美術研究會」(簡稱「南美會」),並制定「南美獎」,揮開過往的官辦美展的無形政治枷鎖,而地方畫會的陸續成立與畫會作品展,可謂鼓勵並孕育日後臺南美術人才與地方藝術獎項的前身。

 

戰後國民政府遷臺,於1946年開辦「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省展」),實屬沿襲日治時期的臺展、府展的規定與徵件評審制,評審委員主要也由日治時期在官辦美展中表現優異的臺籍畫家、雕塑家擔任。然而,受1949年大批中國藝術家來臺灣成為空降評審之影響,使得評審委員的架構淪為行政考量優先的政治綁架,無法在學術專業上呈現良性競爭的發展而導向式微。


藝術獎項之於地方藝術發展

舉辦迄今的「南瀛獎」,最初源自1987年由臺南縣政府舉辦,是以邀請臺南縣在地及旅外縣籍的藝術家參加為主而規劃的「第一屆南瀛美展—臺南縣旅外暨縣內美術家聯展」,做為地方政府辦理全國性美術活動的先驅。南瀛獎雖以臺南為出發,但在首屆舉辦的反應熱烈後,隔年開始便改為全國性的美術獎項活動,並採「邀請」與「徵件」雙軌並行的方式。同時期一樣由臺南縣政府舉辦的「南瀛藝術獎」,則持續以地方性徵選為核心精神,旨在鼓勵並發掘在地藝術新秀,參加徵選者須為設籍臺南縣,依據視覺藝術類與表演藝術類分別設立桂花獎和傑出演藝團隊,視覺藝術類的徵選作品,2009年第27屆後增設「新秀獎」,分兒童組與青少年組。「南瀛獎」則自2002年開始改為兩年一度舉行,至今邁入第30年,隨著時代變遷,獎助規定也陸續多次調整放寬,企圖廣納更多元的創作類型參賽:目前分為西方媒材類、東方媒材類、立體造型類、工藝類、書法篆刻類、影像攝影類。而2016年第23屆更有多項首度突破,如取消各類作品尺寸限制,也開放持有臺灣居留證的外籍人士參賽,亦首次採用線上報名初審,實際作品則於複審時展出提供。該屆亦是影像攝影類作品參與者首次獲頒南瀛獎:陳政偉的作品《曾經的美麗》,關注北海岸所發生的船舶擱淺、污染事件等環保議題。

 

除由政府單位舉辦的藝術獎項之外,亦有屬於民間企業贊助性質的「奇美藝術獎」,係由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於1989年創立,迄今已經獎助近300位對象,獎助類別分為具象美術類、音樂類、學術研究類,徵選規範相較之下也較有限制,如徵選對象的年齡範圍較集中於35歲以下的青壯年,美術類媒材僅以西畫和雕塑為主,且獲獎者須提供一件作品為「奇美博物館」永久收藏,音樂類得獎者則是參與基金會一場音樂演出活動;學術研究類則須以奇美博物館藝術類典藏品為研究範疇或主題。此種雙向回饋的方式,不僅是透過獎助支持青壯年創作者的持續發展,實踐企業的文化責任,與兼顧博物館經營的方式,形塑自成一格的臺南地方性獎項。然而,臺南藝術獎項與地方藝術脈絡或臺南當代藝術發展的連結,並且如何從中創造藝術、城市、民眾之間的感性經驗,2013年開始舉辦的臺南新藝獎提供了更多元豐富的可能。(文/黃鈴珺)

 

參考資料與網站:
1. 劉益昌、高業榮、傅朝卿、蕭瓊瑞。《台灣美術史綱》。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9年。頁241至253,頁306-309。
2. 蕭瓊瑞。《深耕南瀛:南瀛獎研究暨得獎作品專輯(1987-2010)》。臺南市:臺南市文化局。2012。
3. 邱琳婷。《臺灣美術史》。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5年。頁270 - 282。
4. 奇美博物館官方網站 http://www.chimeimuseum.org
5. 顏水龍年表、台展、府展等畫作欣賞http://www.aerc.nhcue.edu.tw/8-0/twart-jp/work/TF-795W.htm
6. 台南美術研究會介紹 http://www.aerc.nhcue.edu.tw/8-0/twart-jp/html/gd2-140a.htm


藝術與城市中的身體共振

近年的三月到四月之間,在臺南老城區的巷弄中,總是經常看到有參觀者手上拿著地圖,沿著圖中的路線與標示遊走找尋藝術作品的展覽空間,這是自2013年開始所舉辦的「臺南新藝獎」,為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欲扶植臺灣年輕藝術家、推動藝企媒合所專門設立的獎項。

 

不同於其他縣市的官方或民間所設立的各式獎項,臺南新藝獎秉持著「城市美術館」的理念,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運作著,跳脫傳統美術獎項的思維,與臺南藝術博覽會結合,並透過與在地策展人合作的機制,將入選作品放置於城市裡的特色店家及藝文空間展出,讓臺南新藝獎跨足美術獎項、市場機制,更進而連結地方、大眾和社群。即將進入第五屆的2017年臺南新藝獎,在策展人林煌迪的規劃下,將原有機制做了大幅度的調整與創新,原定的20位入選、六位得獎者改制為10位得主(註1),另邀請60位臺南藝術家參展,在獎項的機制平台中,企圖疏理臺南當代藝術的在地脈絡,同時藉由各個不同空間的展出,與年輕的得獎者作品展開對話的可能。林煌迪說到:「這次的策展理念緣起於2016年於臺南文化中心舉辦的展覽「城內/城外—臺南當代藝術初探」,當時雖然僅展出十位臺南藝術家作品,卻疏理了上百位在地藝術家的創作脈絡。從解嚴前後到現在,臺南當代藝術發展三十年,擁有非常多元且豐富的內涵。並且,在臺南市美術館即將啟動的此時,我認為整理並呈現這些作品和資料非常重要。」

 

過往臺南新藝獎的城市空間展演特色,在此次的展覽中於十個具規模的專業畫廊空間呈現,地理位置的分佈依循著城市獨特的歷史路徑的進展,從安平海關開始,沿著運河至舊城區,最遠至北區。而展出的在地藝術家,在年齡上跨越不同世代,從解嚴後第一批留學歸國的藝術家,包括此次參展資歷最深的黃步青(生於1948年,在1987年留學歸國),其作品擅長使用水、木、草、鐵等原生材料,以多元複合形式為表現,長期關懷大自然、土地、家鄉;至最年輕的藝術家李承亮,其創作發想來自於生活中大量的科技與家電用品,將觀者置於過去的記憶與未來世界的脈動中。名為『「新」的旅途─臺南當代藝術三十年」』的2017臺南新藝獎,展出七十位藝術家、共三百多件作品,將由觀者親身在城市裡遊走觀看,身體不僅擺盪在藝術與城市的共振之中,更遨遊於臺南當代藝術三十年的對話之間。(文/賴依欣)

 

註1 過去臺南新藝獎從20位入選者中選出的六位參加臺南藝術博覽會,今年因臺南藝術博覽會停辦,則在選出10位得獎者後,從中推薦3位參加YOUNG ART TAIPEI 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並有機會優先參加蕭壠國際藝術村之駐村申請。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