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Publication

南美館第16期月訊

南美館第16期月訊封面
南美館第16期月訊封面

類別 南美館月訊(2018年6月後停刊)

作者 臺南市美術館籌備處

出版日期 201703

出版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規格

定價

ISBN

內容簡介

也要人也要神—府城民間信仰的交陪精神與活化

臺灣廟宇與民間信仰文化隨著時空變遷、演變的發展,與公眾之間的關係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公共性特質,這個特質是複雜、開放、自由、豐富且多層次的。這種從廟宇場域及民間信仰的發展下所產生的公共性特質,也是臺灣民間信仰最吸引人與值得討論的部分。

因應著每個人的生活或精神需求,廟宇在臺灣人的現代日常或精神生活中,具備且扮演著不同的地位、角色與功能。若以廟宇密度極高的臺南府城而言,如筆者所工作的地方,距離祀典武廟只有幾分鐘的腳程距離,與祭祀觀音菩薩的慈蔭亭,則是隔著一個空地背對背相鄰,對許多居住於附近的居民而言,廟宇就是裡面住著神祇的鄰居,祀典武廟裡居住的主人是關老爺,慈蔭亭居住的最大管理者則是觀音。前往這兩間鄰近的廟宇,就好比是到性格莊嚴又親切的長輩或友人家中拜訪,如果自己正有什麼心事或疑難雜症,還可以向這位長輩傾訴或求籤尋求解答,走一遭晃悠一圈出來,似乎心情也豁然開朗許多。

 

神示與人意

在臺灣的民間信仰中,神明居住的世界也和民間一樣,有其嚴謹的社會組織,包含行政組織也有軍事系統,每位神明皆有各自被分配的職務。以大家所熟知的玉皇大帝來說,其在神界的神格最高,權位也最大,是獨一無二的「統一神」,幽冥兩界的神鬼都在其統轄之下,天神、地祇、人,儒釋道三教及其祂各種神仙,自然格神或人格神都必須聽其指揮。簡單地說,神界的組織如同人間的政治組織,特別類似於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君權政治組織,這是臺灣民間信仰中神界結構的基本概念,也是幫助我們理解其根本面貌與發展的基礎概念。

若再進一步來說,當神界要將這般複雜如民間的行政系統付諸實現,那麼就得借助民間的力量才得以執行了,所以,也許我們都曾聽聞過這類如口頭禪的說法:「也要人、也要神」、「神要人扶」,其實指的就是臺灣民間信仰中結合「神示」與「人意」的這種特殊運作邏輯與架構。

在當今臺灣的廟宇與廟宇之間仍持續活躍的「交陪」文化,其實也體現著此種民間信仰的公共性。民間信仰中所說的「交陪」,指的是過去廟宇之間透過請示神明擲筊儀式所確認的正式交往關係。而「交陪境」中「境」的概念意涵,立基於原有的廟境基礎,自清領時期因應地方防衛組織所需而開始有「聯境」的概念,其功能至日治時期被警察制度取代,各聯境轉為廟宇之間的交誼,廟宇宗教的功能被突顯出來;再到二戰之後,街境人民感謝神明保佑,投入各廟宇的社團組織,廟宇社團紛紛成立,讓廟宇成為同鄉、同行、同好聚會交誼的好地方。因此,綜合歷史、政經、社會環境演變,也才有至今我們談論「交陪境」中廟境社群組織之間的因緣與交流之概念。

「交陪所指的不只是信徒社群之間世俗關係的友好,其背後重要體現的是神明的旨意以及兩個神明之間的特殊連帶。這特殊連帶是建立在一種關乎『神意』的認知之上,而非只是人與人之間交好關係的展現。」 現代兩廟之間若要顯現交陪的友好關係,會表現在廟宇建醮時友廟間彼此贊助與禮敬的關係上,即每當某廟宇舉辦建醮活動時,友廟便會以插燭、出陣頭、出轎等方式贊助建醮的廟宇,有時為了表現彼此關係親密度非比尋常,會爭取當醮儀的特殊地位,有時甚至成為一種「廟勢」或「神威」的可能展現。比對傳統,廟境場域的地緣性在現代有時反而被降低,社團性提高,讓交陪境的基礎有些轉變,與原有的正式且經兩廟傳承所認定的交陪關係中之特殊傳統凝聚力與約束力,內涵似乎已有所不同了。

 

民間信仰的新時代精神

然而,「民間信仰的豐富、精彩之處不在於它具有某種固定的特質,或有某些固定的、教條式的元素或信仰內涵,它的精彩可觀之處正是在於這些元素或內涵會不斷地被重新詮釋、不斷地被再活化的建構過程,這也是作為民間社會力之信仰場域展現其自由度的必然現象。」 在臺灣,地方所發展的社區總體營造透過與廟宇資源結合,某種程度亦可以說是民間信仰的活化展現。在臺南府城普濟殿,其藉由年輕新血與文史工作者的加入,在每一年從農曆年至元宵節舉辦的創意花燈展覽及比賽,邀請民眾參與彩繪上千個花燈,並將民眾繪製的花燈作品沿著街境懸掛,今年,他們甚至找來了視覺藝術家參與,將廟埕轉化成公共藝術的展示場域,成為了另一種廟宇文化與民眾的交往推動。

而最近頗具名氣的臺南佳里吉和堂八家將,其創始於1911年的悠久歷史,原址雖於三年前因火災致文物幾乎全數毀損,近兩年卻經新血的加入及重整,結合創新的視覺設計宣傳廟會活動,並以團員出陣時禁口以及復現八家將傳統臉譜,將八家將與時代新精神結合重現原有之傳統技藝精神,亦可以說是廟宇文化與公眾之間新型態的連結展現。除外,目前正於臺南蕭壠文化園區舉辦的當代藝術節展覽「近未來的交陪」系列,策畫團隊投入兩年的前置研究累積,從當代藝術的角度出發,企圖跨越傳統與當代的界限,重新探究信仰、民藝與社會之間的多重美學關係,替我們發掘民間信仰與當代藝術的發展潛力。這些或許只是臺灣廟宇文化被創新開創的部分案例,不過卻也讓我們看到,宗教信仰的凝聚力與民間力量結合所開展出來的創造力道,讓臺灣民間信仰得以持續以在地化地姿態生根與發酵。(文/楊佳璇)

 

近未來的交陪—當代藝術的積極對話

在當代文化藝術與社會的語意中,「交陪」一詞除了延續傳統宗教廟宇祭祀為了敬神活動而相互交誼贊助的結盟關係,在策展人龔卓軍近期於蕭壠文化園區所展出的「近未來的交陪」展覽中,藉由三個面向的創作表現—設計、攝影和當代藝術創作,將「交陪」的傳統概念與地域性的特質,從園區周圍的佳里鎮金唐殿和鄰近的廟宇交誼的關係中,延展和轉化為積極與社會和在地文化生產、經濟與觀光等的對話,並提出具有創造性的想像與社會介入。展覽更與建築師陳宣誠和「共感地景創作」合作,在園區中打造開放性的空間架構,讓參觀的民眾往來穿梭於一座座立體的空間雕塑之間。

在園區的藝陣館中,設計師何佳興、胡一之、羅文岑和藝術家陳依純,以平面的圖像作品和動畫,重新想像、重組和詮釋宗教場域中的傳統圖像、裝飾和故事。羅文岑與臺南藝術公社的成員們,更是將實際於宗教場域中的參與和行動—將整建中的沙淘宮中被拆除的「四聖者」石刻壁畫進行拓印—轉化為展場中的再創造—以金缮技法的修補術將沙淘宮的九幅石刻畫進行修復後再拓印。這些圖像不僅在《交陪藝術誌》的出版刊物中作為封面,更在展場中呈現當代藝術行動與創作者如何直接面對宗教廟宇文化的保存修復、展覽機制、檔案展演等當代藝術行動與會的再創造。

而攝影作品的展現,則在影像和民俗之間企圖生產新的歷史敘事和介入性觀看。攝影家林柏樑在廟宇間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思考時代變遷與廟宇裝飾文化等問題,以攝影拍下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剪黏尪仔」,作品《對視》(2016)在黑暗的展場中重新述說其裝飾文化中所特有的傳統建築亭景和一幅幅的寓意故事;港千尋的《傳神畫》(1999-2016)呈現對於古老手藝的影像思考,將越南河內的「傳神畫」與過去臺灣攝影與繪畫脈絡中「兜頭」的影像形式,透過攝影重新讓這項已在臺灣消失的影像技藝重新交織在繪畫、攝影術和印刷術的討論脈絡中。此次展覽亦與建築師陳宣誠和「共感地景創作」合作,在園區中打造開放性的空間架構,讓參觀的民眾往來穿梭於一座座立體的空間雕塑之間。其中的「藏寶島」商借臺南市美術館典藏品中關於民俗信仰的攝影作品,影像涵蓋1950年代至1990年代,包含黃金樹先生在1955年至1958年拍攝當時臺灣民俗信仰活動的現場,另有1974年沈明輝的《媽祖的信徒》、洪碩甫的《燒王船》,以及有許淵富的《信徒的手》與劉振祥拍攝迪化街城隍遶境的景象。希望透過老照片的回顧,讓這些數十年前的歷史影像,折疊到特異的場所空間中,帶來重訪與重新發現的觀看經驗。(文/賴依欣)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