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Publication

南美館第17期月訊

南美館第17期月訊封面
南美館第17期月訊封面

類別 南美館月訊(2018年6月後停刊)

作者 臺南市美術館

出版日期 201704

出版單位 臺南市美術館

規格

定價

ISBN

內容簡介

技藝與記憶:府城木作的流變與再造

近年因工業設計與復古技法結合的盛行風格,加上移居臺南的創作者日益增多,讓在地視覺美學表現趨於多元且獨特。在傳統工藝產業中,臺南於開發歷史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以中西區老城巷街為最。木頭作為自然植物元素之一,是為最易取得亦可保存良好的材料, 無論在日常生活應用、廟宇建築、空間裝飾性上,皆能擁有繁複華麗及個人風格的藝術性表現。如何在城市中讓新舊文化共存,保存原有歷史之美,又能提供空間予創作者發揮新意,是城市展現底藴文化並反映時代趨勢現象的能力。日前在臺南策展人許遠達所策劃的「身體格柵」展覽中,便呈現許多中、新生代木作創意概念作品,這些作品通常與異質材料有一定比例的連結,並在抽象概念中落實日常生活的應用性。

 

傳統大木作的空間表現

臺南在廟宇信仰建築中屬於全臺密度最高的城市,因此在歷史流變中的建築風格、美學延續與技藝留存方面有著無可取代的位置。臺灣國寶級大木作司阜許漢珍(人稱漢珍司)在傳統廟宇建築美學表現上,具有文化部認定的「廟宇大木」和「廟宇結網」大木作技術保存者的重要身分。生於1929年,於臺南東區後甲里長大,在全國廟宇建築數量中個人施作與設計近達70座,是為時代變遷裡廟宇建築流變的見證者與技術保存者。1945年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大木作,50年代後因營建技術的材質改變與轉型,大木作技藝漸漸被淘汰,許漢珍司阜因而學習鋼筋混凝土(RC)仿木造技術。經歷了1964年白河大地震,許漢珍親眼目睹整棟木作組架傾倒,該年也是個人首度參與第一座鋼筋混凝土仿木架棟施作,與當時配合的土水司阜陳老進共同進行臺南市北區大觀音亭後殿的重建工程。在傳統廟宇施作技法中,「落篙」為最重要且難度最高的技藝,指的是在大木架棟中以符號標示各式重要構件在丈篙的動作。丈篙為1:1的建築尺寸比例,能夠具備繪製丈篙的能力,更是廟宇施作現場中掌控興建過程的重要司阜,而許漢珍正是家族落篙技術中的唯一傳人。除此之外,在傳統美學流變中,他也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影響下,自學北式建築廟宇風格。1987年後,漢珍司主要以設計繪圖為主,不再參與現場施作,至今於文化資產保存修復技術中,仍時常擔任專業諮詢角色。

 

傳統細木作的與時俱進

同樣為傳統信仰場域所影響出的重要技藝,即為雕刻。劉進文傳承臺南獨有的異木鑲嵌「茄苳入石榴」技術,從此明清傳統技藝中開創出個人獨有風格。16歲師從陳啟村,27歲即成立個人工作室,看似短短十年功,卻已從各式雕刻技法延伸出新舊交融的思維。起初的四年學徒中,從一般神像的圓雕、立體雕、浮透雕實作開始,在偶然間看見神明供桌下富有故事性的戲文,因而從對「茄苳入石榴」細膩工法的高度興趣轉為研究自學。「茄苳入石榴」的平嵌與浮嵌難度,在於透過兩種不同木頭材質的色差鑲嵌,反映出獨特高雅的視覺風格。透過廟宇坊間故事性的研究,劉進文發展出個人圖騰語彙,加上進入學院進修,從而習得理論邏輯訓練下的實用功夫,在傳統神像雕刻作品外,亦從事現代性作品創作,再由「老木新生」的構思共嵌中,獲得眾多客製收藏家的喜愛。此外,透過舊文物的修復經驗,劉進文每每於接獲案例中,留下原有圖騰線描樣稿,並建立圖樣檔案資料本,在時代風格修復經驗的累積中,也保存了當下歷史美學樣貌,例如日治時期的信仰線描圖騰,明顯流變為較多高雅姿態仕女人物、和洋共存的風景等,這些失復的圖騰再現成為重要古件資產參考資料。

 

當代木作的物件新美學

故事性帶出生命情感,而物件則反射出生命共同體的情感需求。劇場似為一座生命道場,透過各式文本勾勒蟄伏於人心裡的時空記憶。如同《木頭會說話》的兒童劇場名稱般,台南人劇團團長暨技術總監李維睦因劇場舞台設計與技術層面的需求,時常自製舞台道具,或運用各種物件改造的方式醞釀出劇場時空氛圍。這種透過文本發展出個人劇場藝術美學的木作,成為當代木作的新語彙,一種由舊物改造而建立的物件情感關係。像似漢珍司於傳統廟宇的技藝巧功,同樣運用吊繩、槓桿等最簡單的原理,李維睦曾經於十多年前於做16歲「出鳥母宮」廟宇儀式活動中設計木作模型,他並時常透過教學活動、公共參與的木作作品,創造出一種新的人際互動關係。例如親自設計的公共藝術作品《大椅子》,其創作概念來自於每個人兒少時期的共感記憶,一旦坐上去所望出的視角,皆讓人回到尚未能學會走路的視覺記憶,每個參與者都變回兒童般的簡單快樂。「椅子」元素時常出現於李維睦的作品中,他說椅子是由人形發想的演化物件,透過相異材質的矛盾可以創造出一種視覺上的幽默,讓人回到最原始簡單的本質。在去年月津港燈節中,李維睦亦使用木作、鐵、燈具等材質物件,懸吊於帷幕後方,加上燈光投射便成為類似皮影戲的螢幕,任何需要通過此道的觀眾,皆成為被觀看的「演員」人物,而在其中的互動更是呈現最原始樂趣的人際互動樣貌,令人會心一笑。(文|佟孟真)

 

城市物件裡的場域新關係

當代藝術家運用木作材質創造出個人語彙風格相當多元,林書楷的作品探討人們的城市生活與精神空間,六年前以繪畫發展《陽台城市文明》系列作品,爾後並運用木造物件發表裝置作品《積木陽台城市語錄》,開始在平面作品外堆疊、增框、造景,使用繁密的木造物件創造觀者可悠遊於其中的另外一種身體空間。 林建志於大學時期學的是石雕,後來使用木材雕刻亦運用到石雕技法,幾乎不使用雕刻刀。他在木雕作品與家具裡發現了共通性,考量在造形上所需,以機器製作最為便利。而在家具部份並無特意挑選木料,選擇只用釘槍而不用榫接的方式製作,是因專注於物件本身的造形,雖以速成方式創作,卻精確達到日常生活應用的需求。

蔡文章於2015年的一場倫敦旅行中,因感設計圖案的特別,帶回了原本一次性使用的紙杯,暫置於一旁,直至好友婚禮在即,使得他開始有了設計紙杯燈的動機。創作材料來自於他平常收集的物件:以自己手工彎曲的銅管作為燈桿,跳蚤市場收來的老秤錘成為其中的平衡錘,燈泡座為平常留下的小木料,紙杯則成為燈罩。其中特別的是,他利用整理撿拾回來的舊木料,切下腐朽部位作為燈底座。他說,「在一般製作木家具或門窗時,我們總是會捨棄瑕疵部位,只用完整的部分,一方面是考慮結構強度,另一方面是美觀問題,但在我切下它的時候,一直覺得它的腐朽很美,當時沒有任何想法,只覺得先留著它,一定會有可以用到它的時候,於是在做這盞燈時,就想到了它來當底座,它體現了我一直以來秉持的中心思想,該加工的就加工,不需要加工的就保持它原來的美,任何東西都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只要我們幫它找到了適當的位置,它就會是完美的,人也是一樣! 」。於是這個兩年前從倫敦帶回的紙杯,成為蔡文章送給好友婚禮的獨特紙杯燈禮物。

透過府城新舊融合的木作美學表現,不難發現舊物件的新意再造,來自於個人情感對自身與時代歷史的回應 ; 而在傳統大小木作空間裡,透過宗教信仰、民俗祭典、家宅鄰里所聚集的場域人際關係,到了當代木作美學的創作表現上,亦開發出一種共聚共感的人際新關係。物件本身反映時空背景的生活方式,故事性與創造力則決定木作物件被使用的面向。在城市建築的材質流變中,我們看似走向一波又一波的新浪潮,卻也因不曾斷絕的時代變動,使得我們回頭撿拾最原始的記憶,化為城市再造的新風景。最美的風景可以是人,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可以是關係重組的融合結異,木頭代替人們記憶這些腐朽與新生、更迭與交替,人們則透過它們想像原始的真實,再造現下的風景。(文/佟孟真)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