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Publication

南美館第24期月訊

南美館第24期月訊封面
南美館第24期月訊封面

類別 南美館月訊(2018年6月後停刊)

作者 臺南市美術館

出版日期 201802

出版單位 臺南市美術館

規格

定價

ISBN

內容簡介

《24期月訊_正面》
以火熔水的碎形圖像――楊明迭與千彩絹印工作室

 

永康在清朝時稱「埔姜頭」,舊時曾是西拉雅平埔族的居住地,後因位居臺南往北的交通要道而繁榮。從西門路延伸至國道一號交流道的路途中轉入一條小巷,伴隨身後漸行漸遠的喧嘩車聲,開始擴大的是大型機具正在敲打、噴槍正在鑄熔時的聲音,說明此地是製造各類零件器材的小型工廠聚落。八零年代臺灣住家即工廠,工廠即住家,彼時興盛的加工廠經濟型態似乎還在此地延續。我們又一個轉彎便來到位於轉角處的一處獨棟四層樓高的民宅。一通電話聯絡問候,民宅主人打開屋門,映入眼簾的正是著名的複合版畫家楊明迭,他親切招呼我們,笑容恰似頭上冬末春寒時分仍巧露花苞、綻放半個花開的酪梨樹,讓人驚喜。


這棟有著小巧庭院的民宅,便是臺灣第一家從事絹印版畫的「千彩絹印」工作室,最早由經營網版印刷的李朝宗於1975年在板橋成立,為臺灣早期與藝術家合作的工作室。當時廖修平、劉洋哲、彭泰一等人,都曾在此製作照相絹印版畫,後來因李赴美,由曾經在此學習絹印的楊明迭接手,並於1985年搬遷至臺南。千彩絹印的業務範疇,除了持續替藝術家製作版畫,也含括廣告設計印刷的工作,近年楊明迭因課務繁重,僅擔任工作室顧問一職。(註1)千彩絹印工作室的成立與楊明迭於此所受的訓練,恰巧可視為臺灣現代版畫興起的縮影,因其在千彩學習過程中曾接受廖修平指導,凸顯臺灣現代版畫發展進程中,印刷工作室與版畫家往往有著密切合作的關係。

 

●臺灣現代版畫的發展與創新
臺灣現代版畫的發展源於受到國際現代藝術運動的刺激,例如1958年成立的「現代版畫會」,當時成員計有秦松、李錫奇、楊英風、陳庭詩、江漢東、施驊等人,他們將當時國際間的抽象概念轉入版畫創作,嘗試應用各種媒材使傳統的木刻創作版畫提升到現代藝術創作的精神領域,是為臺灣現代版畫之萌芽期。(註2)現代版畫會的部分成員隨後在1970年組織「中華民國版畫學會」,持續推廣版畫運動。1973年,廖修平自美返臺之後,現代版畫進入另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他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現代版畫課程,亦在自宅成立版畫工作室,許多學生受其影響,在1974年共組「十青版畫會」,並在臺北汀州路日式住宅籌畫「274版畫工作室」,一個聚會討論、創作發表的空間於焉形成,使現代版畫的傳承有了接續。十青成員的創作除了展現專業版畫能力之外,也勇於嘗試新觀念與新媒材的創作,一些結合油畫、水墨、雕塑、攝影與多媒材形式的作品,呼應六零年代複合媒材藝術的興起,將現代版畫更推至新型態的展現。

 

●複製與碎變後的複數圖像
版畫因刻印成版,而可複製成一系列的圖像,本質上具有傳播的效力,但當藝術家開始思考每個當下的轉印是否僅止於單純將圖像複製成形,藝術的介入便打破了複製的窠臼。他們當中有人在機械複製的圖像上加工現成物,用實物裝置的方式辯證版畫複數性的定義;有的則對圖像的內容進行改變,注入文化的內涵。楊明迭早期的作品《幻覺》系列,呈現了他從臺北遷徙到故鄉臺南時領受的民間傳統文化感召。古樸的民俗器物經過絹印的處理後,以簡化的線條若隱若現出現在他的複合版畫上。爾後他不再拘泥於版畫的二維空間表現,於《碎形》系列將版畫圖像製成紙漿立面的造型,將平面的圖像翻轉成立體的表現。歸功於在紐約手造紙工作室的工作經歷,楊明迭能夠靈活運用裁切或撕裂將紙漿塑造成各種形體,小如一塊長條碎形的圓弧物、大如《37痕跡》系列作品,在以經緯線、斜切線為底的地形圖中,交錯密麻著凹凸不平的墨點、線條,宛如受自然侵蝕剝落的石塊紋路,亦可能是空照圖上所標註的道路、沙洲、田陌等景色。


楊明迭曾自述,在學校大樓5、6樓陽台休憩的短暫時刻裡望向一樓遮雨棚的記憶,當時的光景是雨水尚未乾涸,水滴自由消散聚合、兀自流動淌漪的形態。看似平凡無奇卻隨意聚攏的水痕形狀吸引了他的注意,世間萬物的離合消散、生長衰頹,不也如同此般水痕,在時間的軸序中機緣變化著。藝術家的思緒隨著萬物形體相互迴轉交流,逐漸構成了萬物生於混沌、有消有長、物常形變的概念。天地之間,一沙一世界幻化成藝術家對韶光時移、物象撿拾僅得碎形片刻的豁達。楊明迭言:「往上看與往下看的物與物之間,透過觀者的觀察與自得,可以參透出其間的相似性。」(註3)碎形並非是無常的失落,而是對於觀看萬物不侷限於常規視角的跳脫,因而他的《水中的雲朵》系列將作品懸吊起來,並以層疊、對映的裝置手法,營造圖像、物體之間相互溝通的場域,讓觀者可以任意進入領略圖像與物件的相互關係。

 

●不斷求新的嘗試:冷光科技與導電油墨
如同《水中的雲朵》、《碎形雲朵》作品中萬物靜觀皆自得的體悟,楊明迭之後的《水衣》與《草衣》系列,更將版畫注入自然花草景物與舊時捕捉蟲鳥魚蝶回憶的種種繽紛元素。他以手繪式圖畫讓版畫的堅硬感與機械式的印跡退居幕後,呈現的是或如單色畫般清幽淡雅、或溫潤如玻璃般的一幅幅記憶與夢中圖像。楊明迭始終不輟於嘗試新的媒材,近年來的新作《水光》系列,雖仍將圖像轉繪在立體媒材、或用燒製方式融合於玻璃中,但圖像因為導電油墨的使用反造成發光的效果,過往懸吊的雲朵,如夜空中的星子漂浮於無垠的宇宙。他自言:「將版畫的材料與技法,應用到繪畫、雕塑、影像、光藝術等媒材,相互結合,來展現更多元的表現形式。」楊明迭的創新,不僅是將平面的版畫轉換為三度空間的複合版畫,還在凹、凸、平、孔各類版畫中展現時間消替之下自然形成的肌理線條,於轉寫、窑燒、研磨等熔鑄過程中顯現沉韻有味的人文哲思。因著線條的交錯、玻璃星陣般的排列,各類碎形的圖像倏忽凝結於水中,倏忽漂浮於天際,拓展了觀者眼界。那種洞悉遼闊之感,即如同他從煩擾的北部都會搬遷回來,從隱遁於南部交通要道喧嘩車聲中自成的,一種靜觀大千世界後的悠遊自在。(撰文/關秀惠;圖版提供/楊明迭)

 

註釋:
01 2018年2月8日於千彩絹印工作室訪問楊明迭。
02 林雪卿,《臺灣現代美術大系 複合型態版畫》,臺北:藝術家,2004,頁13。
03 同註1。

 

《24期月訊_背面》
以鐫刻複印歲歲年年――臺南版畫今昔即景
撰文│吳家瑀 攝影│湛文甫
(內文)


每到農曆春節將至,店鋪即紛紛擺攤鋪張火紅金燦的節慶飾品,等不及過年熱鬧已先張燈結綵,幢造出一幕紅吱吱亮閃閃的龐然景觀,宛若精神抖擻的年獸,在日夜交替的黃昏微光下盡顯奇異魔幻。臺南的年節裝飾乍看與別處大同小異,但某些紙莊仍保有自家特色,譬如以金漆手寫的吉祥話、油墨未乾的門神版印、套色鮮豔的木刻年畫。這些手工痕跡的背後,可以說上一段傳統民俗版畫渡海來臺的過往。

 

●在地溯源
臺南是臺灣早期民俗雕版印刷的中心,昔稱米街的新美街即是當年紙莊、紙行的集散地,街上櫛比鱗次的作坊不僅自印自製年畫、神禡等印刷品,行銷版圖還遍及全島(註1)。其中,至今仍在新美街營業的王泉盈紙莊是全臺第一家版畫店,祖業可追溯至清代福建泉州一帶頗具規模的王氏家族。當年族人為了擴展家業,於光緒年間跟隨移民腳步來臺興辦紙莊,自行雕版印刷,生產五福箋、七娘媽亭、春聯、庫錢等紙品,款式從簡單的單色墨線版印、手工染印五色紙刷製的五福箋、到水印套色製作的葫蘆問圖紙和關聖帝君像,項目涵蓋婚喪喜慶消災解厄之需。與王泉盈紙莊僅距幾步之遙的咖啡廳暨民宿「來了」,原來也是日治時期富有盛名的「隆發版畫」商行,仔細觀看兩層樓高的老屋牌樓,上方仍完整保留著吳氏家徽與商號字樣。熱衷探索民藝和傳統建築的臺灣畫家席德進,就曾收藏隆發出品的「獅頭咬劍」木版畫。(註2)無獨有偶,遠在席德進之前,曾根據臺南行旅記憶和地方想像寫就《雲林記》、《赤崁記》等小說的日人文學家西川滿,老早就深受民俗版印魅力吸引。這位將藏書票引介來臺和版畫創作的推動者,曾與立石鐵臣、宮田彌太郎共組「創作版畫會」,一同蒐集民俗版畫,推展裝幀藝術,齊心協力完成了《愛書》、《媽祖》、《亞片》等匠心獨運的雜誌詩集書刊。其中有不少藏書票與插畫的設計靈感,便得自於造訪臺南米街購買的版畫圖樣。(註3)

 

●典藏版印
瀏覽南美館的版畫館藏,一個個作者之名標記著光復後臺灣現代版畫的發展。例如周瑛是1940年代末渡海來臺的版畫家,早期承襲大陸傳統技法,以鄉土寫實風格繪寫臺灣農村景致,晚年則受到現代美術運動之影響,轉進抒情抽象表現。廖修平則帶領臺灣版畫家接軌國際脈動,間接促使「十青版畫會」成立,拓展了版畫的表現領域。楊明迭即是此中多方嘗試複合技法的應用及藉由異質媒材的結合,使版畫跨越平面格局、獲得重新定義的佼佼者。而在現代版畫技法與觀念的推動之下,潘元石和林智信等人仍然堅持從事木刻版畫,是立足於本土題材關懷地方特色的代表。

 

●斯土有情
現今臺南在地亦有許多辛勤耕耘的版畫工作者,透過他們的筆觸心象,引領我們感受人文歷史的厚度及生活的美好。插畫家周見信和植栽達人郭乃文於2015年在321巷藝術聚落成立「版條線•花園」,兩人宛如把玩魔術方塊一般,將日式宿舍空間變換出多重功能,既做展覽之用也舉辦工作坊,充當藝術家與民眾的交流平台,同時也是個人工作室和居家生活所在。他們在那裡以植物和手作拉近人與人的距離,也以版畫和繪本,記錄生活軌跡和街坊鄰里發生的軼事趣聞,與鄰近學校形成教育推廣的互動協作關係,甚而影響同好加入版畫陣營。被西川滿和水印木刻版畫擄獲的插畫家洪福田就是其中一位,他的作品原本多為風格質樸童趣的漫畫、插畫,自學習版畫之後,不僅開始在創作中應用這項傳統技藝,畫風也愈見復古懷舊的刻繪風味。現已退休的吳鴻滄對於版畫教育的深耕奉獻,也在臺南廣傳成一段佳話。多年前他為實現偏鄉美術教育,自行請調至臺南後壁的樹人國小,將這所當年險遭整併的學校逐步打造成學習版畫的重地。


版畫的凹凸痕跡,蘊藉了快速量產的複製技術難以復刻的手感溫度。工作者在製版過程中專注於重複雕鑿壓印,時間在此刻彷彿悉心於緩慢流逝,終而將凡塵俗世的紛擾喧囂打磨成沉穩的刻紋、溫潤的色彩和透明純粹的心意。或許即是如此能直接傳遞身體狀態和情意,才使版畫至今仍舊令人潛心神往。

 

註釋:
1.楊永智,《版畫臺灣》,臺中市:晨星出版,2004,頁60-61。
2.收錄於1997年9月臺灣省立美術館(今臺灣美術館前身)發行的《席德進紀念全集》第5冊。
3.同註1,頁188-201。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