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Publication

南美館第26期月訊

南美館第26期月訊封面
南美館第26期月訊封面

類別 南美館月訊(2018年6月後停刊)

作者 臺南市美術館

出版日期 201804

出版單位 臺南市美術館

規格

定價

ISBN

內容簡介

地方散策速納捕--臺南攝影紀事
撰文│湛文甫 圖版提供│臺南市美術館
(內文)


打包行李,整裝出發,走訪名勝,尋遊他鄉。旅行,是看見不一樣風景、體驗新鮮事物,以及省思自我的途徑之一。超商咖啡廣告中一句「在城市探索城事」的台詞,就將故事鋪陳必備的元素點明而出,故事便於此開展,如同待顯影的底片,讓人既充滿想像,又不可預期。走訪臺南,晴朗的天氣、密集的古蹟建築、蜿蜒的巷道、美味小吃集散地的市場與夜市,逐漸點綴出臺南的意象。


時光回溯,在飄洋渡海的航海時代,鬱鬱蔥蔥的臺灣島嶼已被測量繪製在地圖上,由海港而入,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們,正探索未知的人文風貌與地理邊界。小早川篤四郎編輯繪製的《臺灣歷史畫帖》(註1),便以油畫〈古代の臺南〉做為畫帖首圖,描述臺南鹿耳門的淺灘及內海地形,訴說臺南早期原住民群集狩獵的情形。依循《歷史畫帖》鋪陳,一路瀏覽臺南的紀事油畫作品,自荷治的〈夕照的普羅民遮城〉、明鄭的〈鄭成功與荷蘭軍的海戰〉、清治的〈清國時代的大南門〉到日治的〈台南入城乃木師團的先鋒〉。畫家筆下的臺南風景,與海洋景觀及戰事密不可分,以港為門戶的臺南,幾經密集的戰火波及與政權變換,不同國情的治理,也為臺南留下時代印記。


●眼簾入攝:日治臺南
攝影術引入臺灣地區的重要時期,一說可源自臺灣通商開港的十九世紀,隨之來臺的外國商人及傳教士,尤其是傳教士深入各地的傳教、醫療、探勘等行為、從而保有的影像紀錄,例如經典的馬偕牧師在戶外為民眾拔牙治齒的畫面,使傳教士的醫療形象深植人心。而因甲午割臺登陸的日本人,在維新運動時除了接收西方意識,更大量接觸攝影技術,以及攝影所需衍生而出的攝影材料,甚至還因此成立專門的商號進行販售。百里之隔的臺灣,攝影發展較日本緩慢近半世紀,此時的諸多影像來自日人的觀看,日籍攝影師以快門有效率地將臺灣所發生的戰事紀錄、地景測量及人類學研究成果,逐一彙編成冊、印刷發行,讓日本內地得以窺見神秘的南方島嶼景象。1899年出版的《臺灣名所寫真帖》可看見日治初期的臺灣樣貌,寫真帖中的臺南城,以踏馬入城前的視角從郊外小丘望向城牆,先以多張城門等影像,勾勒城區地域輪廓,繼而視野推移至城內拍攝廳舍建築,由外而內建構出臺南城的風貌。


日治中期,甫結束歐洲多國遊歷的攝政裕仁皇太子,在時任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殷殷期盼的邀請之下,搭乘軍艦由基隆港上陸,展開為期12日的臺灣視察之旅。為向皇太子展現治理成效與現代化成果,各地無不整飭建築、新建行館。《行啟紀念寫真帖》即是此次皇太子的參訪紀念相簿,畫面多為軍民列隊、車輛出入公舍及徒步視察等影像。在縱貫鐵路的快車馳騁下,皇太子便在來臺第五日抵達臺南車站,下榻鄰近車站知事官邸,短暫停留臺南兩日。期間皇太子走訪了孔廟、北白川御遺跡,也特地西行到安平視察鹽田及養殖場,其他行程則多為瞭解臺南各級學校辦學情況。由臺南商工業協會發行的《台南市大觀》寫真帖,除完整刊載皇太子參訪的臺南公辦官舍攝影,與官方發行的皇太子相關寫真帖最大不同的是,略增篇幅收錄市內的民間建物影像如理髮店、車行、藥局、玩具店、和服店等其他各式商號,將官方集中於審視城市治理的鏡頭,轉而對焦在常民百姓可感的庶民日常,讓寫真帖畫面多了一份熟悉又親切的生活感。


●街巷速納捕:鄰家臺南
負笈日本的臺灣學子,無輪是專程學習寫真技術,或是因為興趣而間接習得攝影師術的臺灣人,返臺後從事相關攝影行業的人數有逐漸攀升的趨勢。翻閱記載臺南市的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細看當時與攝影有關的寫真館及寫真材料行,已有六家開店執業中。當時若非小康家庭,根本無法支應昂貴的寫真拍攝服務收費,更遑論體驗被拍照是什麼情景,但以學徒角色拜師學藝,遂讓臺灣人終有機會,學習日人發展已久的攝影功底。


出生於桃園的李鳴鵰曾向親戚學習底片沖印及修復技術,後至臺北富士寫真館半工半讀,繼續研修攝影實務與知識。職志於攝影的李鳴鵰,先在臺北開設中美照相器材行,後又籌辦出刊攝影雜誌,努力為臺灣撒下攝影推廣的種子。以關懷庶民生活和鄉村景致見長的李鳴鵰,鏡頭下的作品多環視北部地區。本館攝影典藏〈臺南公園〉,是李鳴鵰少有的南部攝影作品。端看畫面,觀者能感受到攝影者似乎是閒散著愜意的步伐在公園漫步時,突見於長椅上打盹小睡的男子,於是轉念拿起相機快速捕捉。畫面前方的男子與後方望向遠方的兩位女子形成一男兩女、一睡一醒的前後對照,使觀者因為這對比配置所張弛的趣味性,在原本靜態的畫面中揣摩出更多拍攝者意料之外的生動情節。


日治中期出生於宜蘭的黃金樹,於淡江文理學院(今淡江大學)升學,是五十年代鄉下純樸景致的紀錄者。正值青年的黃金樹畢業後離開家鄉,隻身前往臺南擔任中華日報的攝影記者一職,傑出的表現讓他日後成為報社駐日特派員。外派期間黃金樹不斷充實自我,旅日次年便錄取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攝影學系,師事紀實攝影家木村伊兵衛。巧合的是,年輕時的木村伊兵衛,1920年曾在臺南市的商店工作,空閒時便在遠藤家族的寫真館學習攝影,四年後才返鄉開業,讓臺南也成為木村伊兵衛與黃金樹師生之間的共同回憶。黃金樹的攝影抓拍角度遠近收放自如,使得攝影者彷彿隱身於畫面之中。拍攝《安平晒網》這件作品時,黃金樹即以直幅高俯角安排視覺動線,讓補修漁網的動作彷彿持續在畫面中進行。穿梭於街巷拍攝《曬衣小巷》時,黃金樹又能以孩童低仰視角,自然地保留人與環境的關係。


同為日治時期出生的臺南攝影家許淵富,自述家境小康,兒時便與家人在臺南下村寫真館一同拍攝家庭紀念照。拍攝過程的繁複與看到實際相片時的感動,始終在許淵富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他長期拍攝臺南大街小巷的日常光景,專情於街頭紀實速納捕(Snapshot)美學。《1860-2006聚焦府城-台南市攝影發展史及史料》是一本探究地方攝影發展成果的工具書,此乃許淵富以他對攝影的執著態度,細膩梳理臺南的攝影發展,仔細收錄臺南攝影的人、事、物相關史料。臺南市美術館典藏之《朝來雙豔》,是許淵富為參加臺南公園大自然攝影比賽而拍攝的作品。在逆光的直幅取景拍攝之下,樹幹與拉長的影子呈現對角線構圖,畫面中迎面而來的兩名女子,皆呈現步伐移動中的姿態,顯現拍攝者取景的機動性與構圖佈局功力,同時也可一窺光復後女子衣著的款式,讓照片的解讀存在多元的面向。


●遊光探景:典藏臺南
臺南市美術館基於對臺南地方的深厚情誼,自籌備之初即持續關注在地藝術發展。自2011年迄今,本館先後獲得前輩攝影家與家屬的認同,陸續以移撥、捐贈、蒐購等方式入藏重要的攝影作品,著實豐厚日後著手影像研究的寶貴資產,其中包含臺灣攝影三劍客之一的李鳴鵰、紀實攝影家黃金樹、臺南在地攝影家許淵富、臺南生態攝影家張武俊的作品等等。前輩攝影家的鏡頭多方關懷光復之後臺灣社會的人民生活、文化信仰、產業發展、自然風貌,而在新藝獎得獎者的攝影作品加入典藏之後,本館的攝影藏品,除了創作年代的光譜自1934年延伸到2015年,攝影創作的核心理念也多了表現攝影行為當下的美感經驗、或是探討攝影影像本質等嘗試。這些作品無論創作時間早晚,皆提供觀者更多樣化的思考路徑,期待我們可以透過攝影家有所意識的雙眼,澄澈地看見他們深受吸引的那道光景。

 

註釋:
1.《臺灣歷史畫帖》刊載的油畫,尺寸為100號作品,部分原件為臺南市美術館典藏。

書目:
1.徐佑驊、林雅慧、齊藤啟介,〈寫真:太陽旗下的台灣光圈〉,《日治台灣生活事情》(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6)。
2.周文,《從台灣攝影的發展檢視國美館典藏》(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1)。

 

 

臺南市攝影學會的記憶溯源--訪問攝影家王徵吉
撰文│關秀惠
(內文)


三月底正值黑面琵鷺南下度冬的季節,電話一頭的王徵吉老師忙著解答我們的疑惑,另一方面也急著結束這通電話,因為如他說的:「黑面琵鷺們要回家了。」一句話便道盡身為鳥類攝影家對於攝影瞬間的即時性追求,這也是攝影最重要的本質之一:「捕捉時間。」談到王徵吉老師,大家耳熟能詳的可能是他長年拍攝黑面琵鷺的點點滴滴,殊不知他在臺南接觸和學習攝影的歷程,與臺南地區攝影的發展相互對應。從他曾於1985至1987年擔任臺南市攝影學會理事長,以及曾是當時大小攝影俱樂部創立者之一的經歷,足見他之於臺南地區攝影發展的潛在貢獻。


臺南地區最早成立的攝影團體,原是隸屬於1953年臺南美術研究會中的攝影部。當時攝影部僅有孫友福一人,之後人數增加,1954年的南美展便已有陳喜生、林祖川、楊文津、王森林、蘇共進、吳鶴松等六人展出攝影作品,這極可能是臺南地區最初的攝影展覽。(註1)其後,其它攝影團體相繼成立,例如1957年的「臺南市徠卡攝影俱樂部」、1959年的「無名攝影俱樂部」與1959年12月6日的「臺南攝影協會」。1969年,臺南攝影協會改名為「臺南市攝影學會」,從早期會員各自發展前程,鮮少有會務的推動,轉而積極辦理相關攝影活動,帶動新的攝影風潮。11月發行首期《會務通訊》,更舉辦臺南市攝影學會第1屆會員「攝影沙龍」展覽,讓會員有了發表作品的機會。(註2)


王徵吉老師提到,當時擁有會員編號的成員約有一千多人,積極參與活動的會員實際上便有四百人以上。學會定時舉辦各種主題的攝影課程,提供學員學習各種攝影技巧,每年並舉辦月賽、季賽等攝影競賽鼓勵學員參與。然而,學會最重大的事件是每年舉辦的「臺南影展」,地點多辦在臺灣省立臺南社會教育館禮堂(今臺南生活美學館)與臺南市立文化中心等地。當時會員的展覽雖然不用負擔展覽場地的租金,但要自付作品的框裱與清潔費,每一年並聘請博、碩士級的學會會員來評選30件作品入展。臺南影展並不限制參加者須為臺南人,它向全臺召集各界攝影好手共襄盛舉,是一場廣大徵集各地優秀作品而在臺南舉辦的大型攝影展,讓臺南攝影文化更能向外發展且與各地攝影家交流。


臺南市攝影學會一方面向外舉辦各種比賽與展覽,另一方面也積極於內傳播會務。為了凝聚會員的向心力,學會更改會訊為會刊形式,將1994年3至4月出刊的第100期,改為以雙月刊週期發行的《台南攝影》,並邀請書法家朱玖瑩為會刊封面題贈刊名。如同100這個數字所象徵,臺南攝影學會始終存在一種歷史紀錄,原先是單純的會訊,過程中轉變成可以介紹會員作品與積極推動攝影文化的知識性刊物,但不管怎麼改版,《台南攝影》一直為臺南各種重要的攝影活動書寫紀事。


一地攝影文化的發展,往往仰賴於攝影團體的呼朋引伴與興趣相持,爾後因深入性活動的舉辦,以及彼此之間主題興趣與美學風格專注焦點的不同,推動在地攝影文化朝向更多元的發展。王徵吉老師現今貴為臺南市攝影學會的榮譽理事,但他最早加入的是臺南在地的攝影團體「35釐米攝影俱樂部」。他自述於20歲接觸攝影,24歲利用太太的嫁妝買進人生第一部單眼相機。1970年,他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臺南點點攝影俱樂部」,之後北上經營婚攝公司,亦在1976年再成立「臺北點點攝影俱樂部」。迄今,臺南與臺北的點點攝影俱樂部成員,仍定期兩年一次相互邀請舉辦展覽。即便王徵吉老師後來將攝影主題轉向黑琵與鳥類,漸漸積累出對於動物動態攝影的長期觀察研究心得,成為頗富盛名的「黑琵先生」,他的攝影經歷,概述了臺南一地的攝影發展,如何從早期攝影同好與業餘攝影者的群結,逐漸形成具有在地特色的文化活動,即如他所述:「在參加攝影學會的日子裡,大家彼此相互學習,聽前輩分享經驗談,常看、常聽、常拍因而知道自己作品的優缺點。」


臺南早期攝影史縱使如許淵富所言,並無擁有攝影博、碩學士殊榮的優秀人士(註3),但臺南地區的攝影發展,也如同黑面琵鷺長年累月南北往返的遷徙移居過程,在攝影沙龍與攝影愛好者小眾團體自由成形、相互對應的軌跡之中,逐漸拓展了自身的地方主題與美學特色。

 

註釋:
1.許淵富,《1860-2006聚焦府城_台南市攝影發展史及史料》(臺南:臺南市政府、臺南扶輪社,2008),頁30。
2.同上,頁33。
3.同上,頁37。1973年臺南攝影學會決議成立「榮銜授與審議委員會籌備會」,許淵富老師擔任第1屆榮銜授與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提出當時若要設立「榮銜授與」制度,審委本身至少應先擁有中國會或臺灣省會其中一項「博學」榮銜,或是日本攝影年度賽的「年度賞」等獎銜,始能服人。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