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Publication

南美館第27期月訊

南美館第27期月訊封面
南美館第27期月訊封面

類別 南美館月訊(2018年6月後停刊)

作者 臺南市美術館

出版日期 201805

出版單位 臺南市美術館

規格

定價

ISBN

內容簡介

那些年誰如電光石火般過境――臺南老戲院建築映畫
撰文│吳家瑀
(內文)


現在的我們,走進電影院的觀影經驗多半是,手上拎著令人雀躍的小零食,把票拿在手上邊走邊搧,閃進厚重布簾的另一邊摸黑對號入座,等待燈光全滅,舒鬆僵硬身體,把自己交付給銀幕裡的世界。早年的臺南人愛看戲不落人後,在明治44年(1911)臺北街上出現了首家電影院「芳乃亭」之後,臺南也陸續興建「南座」、「大舞臺」、「戎座」、「世界館」等知名大型戲院。地方商賈體認開設戲院利多,鄉賢仕紳也希望透過戲院吸引人潮促進地方繁榮,於是紛紛積極投入戲院經營,諸般因素,使得臺南成為全臺戲院最多的城市。在電影業最輝煌的1940、1950年代,曾出現多達50餘家同時營業的盛況,若走在彼時有「電影街」之稱的末廣町(今中正路),除可隨時潛入影廳與另個時空邂逅,聚集在戲院週邊的風月場所和娛樂空間,更足以讓人飽嘗酒酣耳熱、聲色荼蘼。


●從日式到歐風的日治時期戲院
穿梭時空來到日治時期,1895至1916年間分布於本町、西門町和錦町一帶傳統商業區的戲院,多半沿襲日本劇場木造結構、屋頂覆瓦的建築傳統,少數例外是由臺灣人興建的大舞臺。它在1911年即以獨樹一格的和洋混搭建築樣式問世,預示了下個階段戲院建築的發展軌跡;1928年以後,新設立的戲院多往西南移向新興商業區,例如「宮古座」位於西門町四丁目(今西門路),臺南世界館與前身為戎座的新「戎館」坐落在田町一帶(今中正路頂)。宮古座的外部建造材料工法和建築樣式表徵了傳統的延續與轉化,仿效1926年落成的東京歌舞伎座,以鋼筋混凝土磚造結構幢造恢宏的傳統寺殿建築樣式。臺南世界館和新戎館則無論建築外觀和內部格局規劃,皆力求跳脫傳統,採用西方混凝土磚造工法取代木構,結合時新的西方建築語彙和裝飾藝術風格來興建戲院,地緣上鄰近「臺南銀座」末廣町,呼應昭和時代對於摩登時尚和文明生活的追求,成為當時臺南街區的現代化象徵。


●電姬戲院(1938)
離開舊府城,來到大臺南地區,目前仍保存完整的老戲院,要屬麻豆的「電姬戲院」最令人驚豔。1930年代的臺灣建築深受日本風格影響,戲院建築也不例外,而由於日本建築師多留學歐美吸收西方建築技法,因此建築風格也為之影響。電姬戲院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由經營者陳臣家族委託日本設計師建造,一方面採用仿巴洛克式風格,但呈現上已邁向裝飾藝術融合日式圖騰,強調幾何構成而非追求誇張華麗。建築本身由於運用幾何線條、左右均衡對稱,展現出簡潔洗鍊的美感和摩登精神。建築裝飾也獨具特色,除了兩側頂樓女兒牆上各有施以洗石技法的七個石獅圓雕,象徵一週七日天天營業映演之意,外牆兩側還鑲有日本福神與迴旋花紋浮雕,搭配幾何鏤空的雕花窗格和獨特的草綠色牆面,整體而言,建材優質、結構穩固紮實,裝飾也非常漂亮。正因為這幢建築物如此美麗,不禁令人慶幸她幸運逃過二戰烽火和白河大地震的摧殘,經歷數十年風雨侵擾,至今仍舊屹立於麻豆老街上,度過歲月荏苒,風韻猶存。


●善化戲院(1932)
戲院或電影院儘管是大眾娛樂事業場所,但不似其他公共建築那般,營造技術和風格品味容易受到政權意識更迭而改變,是少數跨越時代仍可維持特有形態的建築類型。1932年興建的「善化戲院」也是如此,它的外觀原為西方歷史主義建築樣式,手法著重雕琢皮層般淺薄立面,正好符合1930年代的戲院建築特徵。戰後改建時採用簡約的現代主義外觀,以及鋼筋混凝土材料工法形塑飛揚的雨庇造型,歷史主義的華麗門柱則象徵了電影封印時空、馳騁幻想的本事。然而,隨著新式媒體興起,戲院也跟著逐漸沒落,善化戲院於是在1981年停業。


●永成戲院(1945)
鹽水鎮昔日曾是臺灣第四大城市,最繁華時曾出現「永成」、「東文社」和「大榮」三家戲院,其中尤以永成戲院經營得最有聲有色。戲院建築的前身是碾米廠倉庫,二戰後由所有者黃直於1945年改建而成,在當時不僅是街坊鄰居扶老攜幼前來看戲,也是政商名流聚集之地。後來觀眾視聽習慣改變,戲院放映的影片越來越少,連歌舞團表演也無以為繼,遂在1991年結束營業。這間戲院的建築特徵來自曾是米倉的背景,屋頂採用日本黑瓦,內部結構以紅檜木構建,連棟屋身加上挑高閣樓與佔地百坪,創造出寬敞的空間氣勢。建築在戰時毀去三分之一,幸而剩下的三分之二仍被保留和進行門面加高的工程,改建為戲院。今天保存下來的永成戲院一如往昔,建體結構穩固,戲院內外的空間配置和設備也都毫無改變或損壞,讓人彷彿穿越時光的甬道與當年的戲院相遇。


●金紫戲院(1956)
1956年竣工的「金紫戲院」位於臺南後壁區安溪寮,當時是地方上相當有名的戲院。建築外觀為左右設計對稱的牛軛型,房身是木造防颱瓦的長方形建築,左右側各開了一個圓型的牛眼窗和半圓形的通風口,山牆上的長扁額刻著「金紫戲院」的字樣。「金紫」得名自林耀東家族歷代祖先受封「金紫光祿大夫」之榮勳,戲院建物上也因此還可見得「林」字。戲院盛極一時的時候以放映「台語片」電影為主,布袋戲、歌仔戲等野台戲為輔。但直至1971年以後,隨著電視在臺灣普及,戲院逐漸乏人問津,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只好歇業。儘管如此,風華一時的「金紫戲院」仍陪著安溪寮人走過一段光影紛繁的歲月。如今來到人去樓空的金紫戲院,來到當年的售票口前,在售票員與前來買票的觀眾之間,隔著四芒星與卍字型圖案編織而成的鐵窗花,仍舊精巧至極引人注目,相對於整體簡約的建築外觀,這個細緻繁麗的小巧思,反而成為烙印我們心上的記憶點。


●全美戲院(1950)
臺南中西區永福路上的「全美戲院」以二輪片映演為主,是學生族群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日治時期坐落於熱鬧的大宮町一丁目,當時的建築物是三連棟街屋,二戰時受到戰火波及毀損,1950年由富商歐雲明重建為「第一全成戲院」,寫於戲院外牆上的「THE FIRST CHUANCHEN THEATRE」字樣便是由此而來。更名為全美戲院,是後來歐家將戲院轉賣給妹婿吳義垣之後的事。現由黃色油漆包裹的建築外牆,早年為灰色洗石子,立面外觀中間寬兩側窄,左右塔樓對稱,橫向鑲嵌幾何飾帶,上開半圓拱窗,中間外推微弧形的陽臺,頗具仿巴洛克式建築風情。步入影廳,可見地面上錯落撲克牌圖樣的磨石子,踩著紅心五和方塊三前進,完全可感受娛樂事業帶給人的歡樂氛圍。穿越二樓影廳來到陽台,向兩側張望,可以近距離欣賞裝飾於戲院立面的海馬與蝙蝠造型飾帶。蝙蝠音似福,而海馬狀似飛龍五行屬水,都是寓意吉祥的圖案。


到電影院看電影,就像眾人在黑暗中簇擁呵護一簇火苗升起,直到有星點、有光束,點燃一幕、兩幕、好幾幕圖景,迸放成返照我們的電光石火。在電影院裡看電影的片刻時空,則彷彿遠行一趟旅程,這筆記憶在我們心底或許也只如短暫過境、映畫乍現,卻肯定留下些什麼,每次每次,直到顯影成一座心目中的電影院。現實裡許多老戲院已在荒煙蔓草中閒置荒廢,時光卻如琥珀靜靜將歷史痕跡與文化價值凝結,待我們在歲月中穿梭百般,回到那裡,見上它們一面。

 

 

老宅磚情--手與心的沉靜之地
撰文˙攝影│湛文甫
(內文)


頂著夏日將至的豔陽在大街上走,足以讓人額頭滴落斗大汗珠,在轉角瞥見手搖店,遂禁不住欲將烈日冰鎮的渴望,火速趨步向前,點上一杯沁涼的老欉紅茶緩解燥熱,瞬間消暑解渴。老欉茶樹的風味形象搭配新葉初摘的茶菁芬芳,沏出手中讓人眷戀的美好滋味。佇立在街頭巷尾的老屋亦復如是,即使被以過於簇新的塗漆違和包覆,也藏不住它們猶然的風骨。時光徐徐推演,將歲月長出,在老屋的一磚一瓦上留下風與塵的刻痕,成就分外獨特的文化風景。自民間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於臺南發起「老屋欣力」計畫,再到臺南市政府辦理「好舊好--歷史街區暨歷史老屋補助計畫」,漸進促使臺南興起一股以地方特色為依歸的老屋及老街再造風氣,接續反轉「老」的負面形象,形成「Old is Good」的情感量能,讓老屋如同老欉般再發新芽、續寫新頁。


●懷新思舊,博物館與建築再利用
老建築的保存具有歷史傳承的意義,也裝載人們共同的生活回憶,如同博物館長年保存藝術品及古物,皆是訴說溫故知新的重要性。不過當保存價值無法再與民眾產生連結,便讓人產生遙不可及的距離感。以再利用思維設計的老建築活用案例,著重建築本身的時代意義和滿足現代人需求的空間機能,將舊建築適度保存與拆卸,輔以新建築的擴建,導入軟體服務的活化,建構別具獨特及難以取代的建築空間。博物館界的古蹟再利用案例有2003年整建完畢的國立臺灣文學館(原臺南州廳),移除晚期擴建的廳舍,修復被炸毀的屋頂,自中庭延伸加蓋新建築,去除威嚴的官舍,成為人人都能參觀的文學類博物館。2015年開館的宜蘭美術館前身為臺灣銀行宜蘭出張所,從保護個人金融資產的角色,轉型成珍藏人民共有藝術資產的美術館。而原本的臺南警察署,也依循再利用原則,轉生為臺南市美術館一館與市民見面。除了官方主導執行的古蹟再利用案例,民間也在同樣的思維下整修老屋、保存建築,注入服務活力,邀請我們動身探索,在磚瓦層疊的空間裡挖掘過去、預見未來。


●春風吹拂,雜貨店裡的春風才藝教室
位於金華路的「春風商號」,早期是經營雜貨的零售老商店,現在卻悄悄掛起「春風才藝教室」的招牌,若是一個走神,先與一樓撲鼻而來的刈包香味及餐桌擺設相遇,恐怕會讓人誤以為是廚藝教室。跟隨主持才藝教室的王薰苹來到隱身於二樓的空間,這裡才是她帶領兒童美術創作的園地。此處原是王薰苹家族的舊厝,幾經思量,她決定將垂垂老矣的房子從裡到外進行整修,尤其去除覆蓋二樓陽台的鐵皮,將整棟兩層樓的房屋立面重新呈現給熙來攘往,讓老屋重展春風滿面。由於擅長纖維及複合媒材創作,王薰苹遂將二樓當作美術教室,親自開班授課。不以升學為目的的春風才藝教室,課程著重培養孩童的基礎美感、生活美學與創作應用。像是以老屋為主題,運用老屋裝修剩下的餘料為媒材,交由學員運用,想像出一道道充滿老屋元素的餐點,像是洗石子飯糰、紅磚瓦胡蘿蔔房子住薯條、窗花吐司等等,擺設組合成一道道台式老屋藝術創作料理。


●燦爛滿屋,公園旁的心藝製作所
曾任教國小教師的葉儒歆,擁有美術創作、藝術史和考古學的學習背景,有感於學校僵化的美術教育方式侷限了孩童的創意天賦,由是燃起創立藝術推廣空間的念頭。或許喜歡老屋和對於古物的熱愛系出同源,兩年前她遊走在海安路三段時,被鄰近連雅堂公園的一幢兩層樓老屋吸引。她參考比對心儀的老屋樣式之後,便決定買下這棟52年的房子,成為它的第四任屋主。她全程參與室內整修的過程,儘管灰頭土臉勞心費力,但聽到工班對屋內原有的建材嘖嘖稱奇,材料不僅實在,工法也十足紮實,便為房子的老當益壯感到無比值得而欣慰。葉儒歆說,她以她著迷的法式仿古家飾風格為藍本,實現她對老屋內部的情景想像,以減法概念保留屋內的原有結構,善用多餘卸除的窗框及木材加工製成新的收納櫃架,再以個人蒐藏的老物件妝點空間,一個灌注心力的「心藝製作所」就此誕生!藝術空間營運至今,已舉辦多場藝術主題工作坊和親子課程,陸續還有創作展覽進駐。訪問之際,葉儒歆和近期加入心藝製作所的藝術家夥伴鄒保禛,正計畫把藝術課程帶往鄰近街區,讓藝術的連結以個人為端點串連到鄰里,持續網絡無數個熱愛藝術創作的心。


老屋的空間修繕和使用功能逐漸趨向複合,亦如博物館的舊建築再利用手法和服務項目愈顯多元,積極在功能角色和空間策略上求新求變求誠懇,付諸滿溢的熱情,頻繁與各界持續交流。自發性的老屋欣力及翻修計畫,源自於屋主對於空間的期待和想望,打開房門,這裡可以是人人都能前往享用的美食特色餐廳、住上一夜的溫馨民宿、體驗藝術創作的教室。多虧了他們對於「老舊」情有獨鍾矢志不渝,讓我們得以在不同情境裡愜意享受老屋的獨特質感,摒除成見,聆聽其超越時代的低語,找尋屬於自己獨家的心動時刻。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