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Publication

南美館第28期月訊

南美館第28期月訊封面
南美館第28期月訊封面

類別 南美館月訊(2018年6月後停刊)

作者 臺南市美術館

出版日期 201806

出版單位 臺南市美術館

規格

定價

ISBN

內容簡介

泥與火煨出的藝術--臺南陶藝發展與轉型
撰文│杜玫、吳侊峻 圖版提供│鄧淵仁
(內文)


硘仔(音hui-a),是臺灣對陶瓷器的特有統稱。藝師將泥土捏塑,經過與火、木材和釉料之間的化學作用,製造出各種鍋碗瓢盆、建築裝飾,甚至是當代藝術品。以手潛心塑形、細膩裝飾,再用火煨出的一個個陶製品,化作飲食、祭祀、喪葬、茶道、藝術裝飾等器物,成就了綜橫古今的生活美學和頂真工藝,既可樸拙粗獷,又可端莊肅穆,達到意境深遠的藝術造詣,也深入遍及生活中各個層面。


●臺南甎窯與老硘仔
運磚工忙進忙出,工匠們篩土、選用泥料,塑形、修坯裝飾,素坯乾燥,上釉、排窯、封窯、點火,百條煙囪沖天齊放裊裊黑煙,如同密布的烏雲遮蔽天空,甚為壯觀,這是1970年代以前的「黑鄉」──臺南六甲的瓦窯業繁榮景況。六甲鄰近烏山頭水庫,這兒出產的黏土特別適合造瓦,燒造出產的瓦品質極佳、獨冠全臺。因廣受歡迎,在六甲二鎮兩地邊界,一度鋪設高達百條窯爐,時至今日當地仍留有稱作「瓦窯」的地區,可以想見其榮景。


磚瓦窯做為重要民生工業,是讓臺灣陶進入量產的關鍵,發展源頭大約可回溯至明鄭政權的參軍陳永華在柴頭港、歸仁、六甲等地教匠取土燒瓦的歷史。鄭氏自臺江內海登陸,便開始有系統地在南臺灣進行屯墾;雖然氣候條件一應俱全,屯田的推展卻非一帆風順──部分地區土壤多為富含石灰質的黏土,呈鹼性且排水不佳,種植的作物常常有營養不良的問題。這些以農業來說極其貧瘠、不利耕種的黏土,在出身窯業大城的福建同安人的眼裡,卻是能燒製出堅實磚瓦器的珍貴土礦。


歸仁舊社街區域在1988年發現生產磚瓦陶器日用器皿等物的古窯遺址,依史料及出土陶器年代,推測為臺灣最早的窯場「歸仁十三窯」(現稱歸仁窯遺址),出現時間較南投窯更早。舊社街於清代繁榮非常,傳說是往昔臺南地區漳泉衝突之地,也是歸仁市街擴展的核心區域。十三窯出產的茶食器具、建築裝飾與宗教神像等物,散布在市街商店之中,極具代表性,可惜歸仁窯遺址位於私有土地,於2015年整地後僅存殘破磚垣,幸好出土文物尚存部分,陳列於仁壽宮文物室,供後世遙想當年風華。


1977年賽洛瑪颱風重創中南部,薄瓦需求大增,使窯業達到高峰,卻也催生和促使水泥瓦等便宜低廉的替代產品迅速量產,從而對傳統窯業的消費型態造成衝擊。以六甲地區來說,現今僅存南芳窯(原名瑞芳製瓦廠)仍持續使用當地黏土,以超過90年的老龜仔窯持續運作維持著本業,燒製屋瓦供古蹟修復或附近居民修繕房舍使用;當地的瓦窯區,窯場也隨著傳統磚瓦之需求大幅銳減,一一吹起熄燈號,致使人口外移,僅存大量棄窯殘跡,見證曾幾何時的繁榮光景。


●民藝與傳習
追尋著散落於市區城郊之間的大量古蹟,臺南無論是民宅、官府或廟宇,都能看見磚雕、泥塑、交趾陶、剪黏等與陶土、窯燒息息相關的傳統工藝。傳統窯燒製作的產品包羅萬象,舉凡建築花窗、壁飾、飼料槽、烘爐等,反映的往往是所處時代的民生需求,同時蘊藏窯業的技術發展和常民藝術的審美觀;有些是注重實用功能的日用器皿,有些則是製作修整建築用的結構及裝飾構件。技術的進步帶來注重美觀及藝術表現的窯燒作品,其中不乏精巧雕琢、結構繁複、上彩施釉的作品,像是帶有傳統圖紋花樣的筷籠、穩固牢實的捕鼠器、精細雕琢的神像,或宛如大型立體拼貼雕塑一般的磚雕壁磚。


在窯燒產品相關的技法中,入窯之前,藝師便已將泥土塑形、刻花、黏合,待乾燥定型後即裝窯和燒製成型,如此常能夠燒造出細緻漂亮的雕塑,如神像、瓦當、花窗等,一般稱之窯前雕。另一種稱作窯後雕的技巧,則製作過程與窯前雕相反,待磚燒製成型出窯後,才鑿刻圖案,此法僅有少數藝師採用,也因為這樣的磚雕技巧耗時費工、難度高,多半只能製作廟宇建築用於牆堵壁面裝飾用的淺浮雕。現居於臺南正興街的王郭挺芳,是臺灣唯一的窯後磚雕師傅,也是臺灣傳統磚雕藝術的指定保存者。


●臺南現當代陶藝與藝術家
推本溯源瓦窯陶藝於民間的發展起落之後,再談現代陶藝於臺灣的興起,則可從戰後時期陶藝家吳讓農渡海來臺做為序幕。吳讓農來臺原為學習日治臺灣的陶瓷技術,但由於國共內戰關係,導致他滯留本島,從此在臺灣推廣陶藝教育和現代陶瓷藝術的創作。他在日本參觀現代陶藝工業時受到啟發,於是成立「陶瓷工藝社」、「現代陶藝工作室」等製陶公司,並在1960年代購置轆轤與電窯,成為國內促進臺灣現代陶藝發展的第一人(註1)。此外,同時期的陶藝家亦有蔡川竹、林葆家等人,他們不只在創作過程上有所革新,更將陶瓷做為工業技術加以發展,使得陶瓷除了在美觀之外,更具有實用價值。


聚焦臺南地區的陶瓷發展,1986年陶藝家吳燧木先生成立「臺南陶藝學會」可視為一個里程碑,為愛好陶瓷者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的管道,運作迄今已超過30個年頭。當代的陶藝發展百花齊放,個人的創作概念不再拘限於陶土的應用,更多了其他金屬、纖維與木頭等材質的嘗試,使陶瓷的發展更為多元,並突破形式表現朝向思想的傳達;做為臺南在地代表性的陶藝家,首先令人想到以「雕釉」聞名的蘇世雄,此技法先以800度燒製素坯,並依據圖案花紋層層塗抹釉藥,再以1200多度的高溫燒製約五小時方能成形。雖然作業程序繁複費時,但因色釉層層多變,彩度鮮麗,配上大片的百花綠葉,成就了蘇世雄的個人風格。2010年,蘇世雄更因個人的陶瓷技藝成就,獲得了「國家工業成就獎」的殊榮。


近年來,突破傳統概念而開創陶瓷新形態的藝術家不在少數,具代表性者當推徐永旭和張清淵。徐永旭因在臺南藝術大學任教之故,附近就有自己的工作室。他致力於屏除陶瓷的厚重感,將陶泥細緻處理成輕柔的體量感,以層層疊疊的方式展現,注重剛柔、大小與繁簡之間的平衡,藉此造形語彙傳達創作者本身的精神性、身體經驗,以及對於生命議題的反思。因其在技法和創作上的突破,更在2008年獲得「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首獎肯定;張清淵則避開傳統陶瓷的創作方式,不先作構圖設計,而是將各種陶土與瓷土加以上釉燒製,最後再將各個成品依照想法概念,加以組成一件獨立作品。此外,他也會在同一件作品中套用不同的手法,在原始與加工之間尋求陶藝的趣味。其作品曾到美洲、歐洲與亞洲展覽,並在世界各地獲得許多獎項殊榮。


從民用器皿到新藝創作,陶藝的脈絡與面貌已從過去的實用和形式表現導向,轉變成材質特性的探索擴張,以及深化社會環境及人文議題關注之媒介。它的材料隸屬於最平凡物質的腳下土地,在經過塑形、施釉、燒製,以及結合觀念思想的洗禮之後,擺脫傳統領域的本位思考和既有框架,成為身段最柔軟、面貌最豐富的一種媒材,此後也將繼續遊刃有餘於天性的彰顯、反呈與跨越。

 

註釋:
1.劉良佑、溫淑姿,《陶藝研究-研究報告、展覽專輯彙編》(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5,頁36。)

檔案: